天下茫茫无清风,及及皇皇兴兵戎。
秦师东出山东尽,蒙恬北征漠北空。
虽知扫尽熊与虎,尚有所忽虿及蜂。
楚人一炬阿房烬,徒令后人笑祖龙。
以下是对《读史》的逐句释义:
天下茫茫无清风,及及皇皇兴兵戎。
秦师东出山东尽,蒙恬北征漠北空。
虽知扫尽熊与虎,尚有所忽虿及蜂。
楚人一炬阿房烬,徒令后人笑祖龙。
这首诗是清代刘慎荣的作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高度概括了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
天下茫茫无清风,及及皇皇兴兵戎。
这句话意味着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不断,国家动荡不安,没有和平时期。
秦师东出山东尽,蒙恬北征漠北空。
这句话描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东出征伐,但最终未能彻底消除匈奴的威胁。同时提到了蒙恬的北征,虽然成功击退了匈奴,但最终也因功高震主而被陷害。
虽知扫尽熊与虎,尚有所忽虿及蜂。
这里的“熊”指的是项羽,“虎”指的是刘邦,两者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英勇将领。而“虿”指的是蝎子,“蜂”指的是黄蜂,它们都有毒,这里比喻一些势力虽然被清除,但仍有其他毒害存在。
楚人一炬阿房烬,徒令后人笑祖龙。
阿房宫是楚汉战争期间项羽所建的豪华宫殿,后来被烧毁。这句诗表达了对项羽盲目自大、骄傲轻敌的批评以及对他的讽刺和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