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曾经十数年,相逢醉态尚依然。
谈心频把眉翻上,论世还抛杖在前。
不料诗能每入细,最欣草亦可如烟。
蒹葭秋水何人赋,恐到回中又陟巅。
诗句原文:
一别曾经十数年,相逢醉态尚依然。
谈心频把眉翻上,论世还抛杖在前。
不料诗能每入细,最欣草亦可如烟。
蒹葭秋水何人赋,恐到回中又陟巅。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 茅堂对薇蕨 - 描述隐者的住所简单朴素,四周环绕着薇菜和蕨类植物。
- 炉暖一裘轻 - 描述隐者在温暖的火炉旁穿着轻便的毛皮衣物。
- 楚山梦 - 形容隐者在梦中仿佛回到了楚国的山川之中。
- 春鸟声 - 描绘清晨或傍晚时鸟儿的鸣叫声。
- 采茶溪树绿 - 描述隐者在溪边采摘茶叶的场景,周围树木郁郁葱葱。
- 煮药石泉清 - 描写隐者在一个清澈见底的泉水中煮药。
- 不问人间事 - 表示隐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不关心世俗事务。
- 忘机过此生 - 形容隐者追求一种简单、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
译文:
自从我们分别后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再次重逢时,我依然记得你的醉态。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聊天,你总是喜欢把眉头皱起来讨论深奥的事情,而我则常常放下手中的杖在你面前讲述世事。我很惊讶于你对诗歌的精细解读和喜爱,特别是你对于自然景色的描述让人如痴如醉。你在蒹葭和秋水中寻找灵感,恐怕你会到达回纥国的边境,继续在那里攀登高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的“谈心”和“论世”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在学术上的执着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