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
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
【注释】
小园:指庭院。
纷纭:纷繁杂乱的样子。
西府海棠:即垂丝海棠,唐代名贵品种,花期在春末夏初,花大如碗,有单瓣与重瓣之分。
二八佳人:女子十八岁为“二八”之年,指年轻女子。
七九郎:古代男子年龄的代称,此处指年老的丈夫。
鸠:斑鸠,一种鸟,常栖息在树上。
笑入鸳帏里:进入鸳鸯帐中,形容新婚燕尔的情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回忆往事之作,通过描写梨花和海棠,抒发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去青春岁月的感伤之情。
首句“小园梨花最盛”,描绘了一幅梨花盛开、繁花似雪的景象。梨花以其纯洁无瑕的美而著称于世,这里将其比作纷纭如雪,既表现了其洁白无瑕的特点,也暗示了其繁密而盛大的盛况。
诗人将视角转向了西府海棠。西府海棠,又名垂丝海棠,是一种名贵的花卉,以其鲜艳的红色和优美的花形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在这美丽的花朵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老人纳妾。
“红艳绝伦”,是对西府海棠美丽外貌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暗示了其中暗藏的情感纠葛。红艳绝伦不仅描绘了海棠的外貌特征,更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冲突。
这美好的事物往往伴随着不幸的命运。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反衬手法,以西府海棠的红艳之美来反衬老人纳妾之事所带来的痛苦与悲哀。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而有力。
“因忆老人纳妾一绝”,则是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诗人回忆起年轻时与老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时的他们如同两棵树木般紧紧相依,共同抵御着世间的风风雨雨。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人却选择了纳妾,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痛心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诗歌的主题变得更加深刻而富有哲理性。
最后两句“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场景。这两句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老人比作二八佳人、七九郎,形象地刻画出了老人年轻时英俊潇洒的形象。同时,又以萧萧白发和红妆相映成趣,突出了老人的沧桑与岁月的痕迹。最后两句则通过描述老人扶起斑鸠、带着斑鸠进入鸳帏里的温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之情。
本诗通过对小园梨花和西府海棠的描绘,以及对于老人纳妾一事的回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去青春岁月的感伤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深刻的思考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