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魄晦乃光,尺蠖屈乃伸。
众顺死之辖,诸逆生之门。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
缺一得专一,用志斯不分。
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
谁悟天地意,无恩乃殊恩。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鉴赏作品的文学艺术特色及品味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和注释以及诗中重点词句进行分析作答。
“兔魄晦乃光,尺蠖屈乃伸。”意为:月光昏暗了月亮才显现出光芒,尺蠖伸展身体才能弯曲。这两句是说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本色,只有经过磨练,才能达到目的。
“众顺死之辖,诸逆生之门。”意为:顺应大众的人最终会走向死亡,而违抗众人的人却能开创生机,这是规律。这两句是说顺应大众的人最终会走向毁灭,而违抗众人的人却能开创生机,这是规律。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意为:耳聋的人眼睛能看到,失明的人耳朵能听到。这两句是说,耳聋的人能看到世间的一切,失明的人也能听到世间的喜怒哀乐。耳聋的人看到世间的一切,失明的人也听到了世间的喜怒哀乐。
“缺一得专一,用志斯不分。”意为:缺少一样东西,就能专心致志;专心致志,就没有分心。这两句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需要专心致志,不能分心。
“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意为:使你处于困境之中,让你经历磨难困苦。这两句是说,你处于困境之中,经历磨难困苦。
“谁悟天地意,无恩乃殊恩。”意为:谁能领悟天地的真意,没有恩惠却能得到更多的恩惠。这两句是说,谁能领悟天地的真意,没有恩惠却能得到更多的恩惠。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在病中写的一组杂诗。作者通过写自己生病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抒发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
前六句都是写人生哲理的诗句,其中“兔魄晦乃光,尺蠖屈乃伸”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哲理中的“逆境出人才”的观点。后四句是作者对自己的感悟,“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意思是耳聋的人可以看到世间的一切,失明的人却能听到世间的喜怒哀乐,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不拘小节,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缺一得专一”,作者借物喻理,表达了人生哲学中的“少即是多”的观点。“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作者借此表达人生哲学中的一种观点——人生难免有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会迎来成功的喜悦。“无恩乃殊恩”,作者借此表达人生哲学中的一种观点——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多少恩惠,而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恩惠。
贾岛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的诗歌风格清奇俊逸,富有韵味。他的诗歌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被后人誉为“诗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