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室于今五载多,寄人篱下意如何。
戏嬉犹恋童游处,迟久方携妇爨过。
地为公超还作市,人钦康节共营窝。
应思尽庇贫寒士,莫逐风人隐轴薖。
【注释】
“成室”:建好房子,即定居下来。“五载多”:五年多了。“寄人篱下”:寄居在人家的篱笆下面。“戏嬉”:游玩嬉戏。“童游处”:孩童玩耍的地方。“迟久”:长久。“妇灶”:妻子烹饪的地方。“公超”:指陶弘景,字公明道,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间道教学者、炼丹家。“康节”:陶潜,字元亮,东晋时名士、文学家。“风人”:指陶潜。“隐轴薖”:隐姓埋名。薖,同“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移居后的第四首,前三首写新居的布置与迁居后的心情变化,本篇则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与祝愿。
开头两句说:如今我在此地安居已五载多,寄居篱笆下的生活如何。“成室于今”,说明诗人已经在这里定居下来,“寄人篱下”说明他仍处在寄居状态,生活并不安定。
中间两句说:我仍然留恋儿时的游乐场所,很长时间没有和妻子一起做饭吃饭了。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眷恋之情。
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地为公超还作市”,“公超”即陶弘景。陶弘景曾在句容茅山隐居,后来被召回京任职,诗人用“作市”来比喻陶公回归朝廷,恢复了官职,也表明自己的归隐生活已经结束。“人钦康节共营窝”,陶潜常被人称作“康节先生”。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示希望朋友也能像陶潜那样得到人们敬重。“应思尽庇贫寒士,莫逐风人隐轴薖”两句是勉励友人的话。“庇”,遮蔽,保护的意思;“风人”指逃避现实,隐居山林的人。诗人劝慰朋友要庇护那些贫苦的读书人,不要随那避世隐居的文人而去。
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深沉,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又表达了诗人自己不愿做隐士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