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知隔几回尘,拳曲空留散木身。
自昔茫茫谁误我,于今碌碌尚依人。
文场科第迷高下,名士风流混伪真。
底事嗜痂殊俗好,猥烦说项齿生津。
【注释】
别君知隔几回尘:离别的你就像被尘土隔离了几回。
拳曲空留散木身:我的身体虽然瘦弱却还保留着散木之体(比喻有志气、不屈服的人)。
自昔茫茫谁误我:从古至今,谁曾误了我?
于今碌碌尚依人:如今我依然碌碌无为地依附于人。
文场科第迷高下:考场上的功名利禄让人迷失方向。
名士风流混伪真:那些有名的文人墨客,他们的行为和名声混杂了真假。
底事嗜痂殊俗好:这是什么原因使我与众不同呢?
猥烦说项齿生津:我之所以感到无聊,是因为有人需要我的帮助。
【赏析】
此诗作于乾道八年(1172),诗人在江西任上,因遭弹劾而离任,本想回到家乡,但未遂心愿,于是寄希望于他人,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首联“别君知隔几回尘,拳曲空留散木身”,写朋友远离自己,就如同被尘埃遮蔽,自己虽努力修炼却如同散木一样,无法得到重用。
颔联“自昔茫茫谁误我,于今碌碌尚依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前途的迷茫,感叹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颈联“文场科第迷高下,名士风流混伪真”描绘了当时社会风气败坏的现状,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士往往伪装成高尚的人,令人难以辨别真实面目。
尾联“底事嗜痂殊俗好,猥烦说项齿生津”则是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讽刺和批评,认为那些依赖他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讽刺的对象,而那些只会奉承讨好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