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绩佐中兴,栉风沐雨,再造河山,自古论名臣,端赖廓清恢海宇;
优容归大度,纬武经文,多储将相,不才负盛德,空教悲痛仰星辰。
【注释】
曾国荃:字湘乡,湖南湘乡人,清朝将领。同治元年(1862年)以水师总兵署理安徽巡抚;次年兼节制皖赣浙皖四省军务。光绪六年(1880年),率师收复了被太平军占据的九江、安庆等城。十年四月,在湖口大败陈炳文,十一月在田家镇再败曾国渠。光绪十一年十月,与李鸿章共同镇压捻军。后因病解职,于光绪十二年病逝。曾国藩挽联:“伟绩佐中兴,栉风沐雨,再造河山,自古论名臣,端赖廓清恢海宇。”意思是说曾国荃的功业辅佐着大清中兴,他栉风沐雨,再造河山,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著名的大臣,但真正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端靠廓清和恢复国家。“优容归大度,纬武经文,多储将相,不才负盛德”,意思是说虽然有宽广的胸怀,却缺少韬略;虽然有文武双全的能力,却因为缺乏才华而感到遗憾。最后两句是说:曾国荃虽没有多大的才能,但他的品德高尚值得人们仰慕和尊敬,他空教悲痛地仰视星辰。
【赏析】
这首诗是挽曾国荃的对联,上联是称赞其功绩卓著,下联则是对其人品的褒扬。
上联中的“伟绩”指的是曾国荃的卓越功绩。他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栉风沐雨,浴血奋战,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里的“再造河山”,既指恢复国土,也暗含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自古以来就有众多名臣,但真正能够成就一代伟业的,端赖廓清和恢扩国家的疆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曾国荃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下联中的“优容归大度”指的是曾国荃的宽厚胸襟和高远气魄。他曾担任过安徽巡抚和两江总督等职位,负责治理地方事务。他不仅注重军事防御,还注重民生改善和文化建设。他的政绩突出,为人宽厚,深受百姓爱戴。而“纬武经文”则是指他具备文武双全的才能。他不仅善于用兵打仗,还能撰写文章、诗词等文学作品。这里的“多储将相”指的是曾国荃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和官员。这些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尽管曾国荃有着如此出色的才华和能力,却因为缺乏政治智慧而感到遗憾。最后两句“不才负盛德”,则是对他的惋惜之情。虽然曾国荃有着卓越的才华和品质,但却因自身不足而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他只能空教悲痛地仰望星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
整首诗通过对曾国荃的赞誉和惋惜之情,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曾国荃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