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世嫉斜,到死春蚕丝未尽;
爱君忆弟,被创孤鹤翅终垂。
【注释】
挽:挽歌。闵世嫉邪,到死春蚕丝未尽:哀怜世人厌恶邪恶的风气,即使到了临死的时候,那像春蚕一样吐出来的丝丝情思也还未能完全断绝。
被创孤鹤翅终垂:受到创伤的孤鹤,到死翅膀还是垂着的,比喻诗人身残志坚,仍要为国效力,不肯苟且偷生。
【赏析】
《挽高凤岐联》,是一首吊唁高凤岐的挽词。作者在诗中对这位老将军的忠诚和英勇表示了由衷的敬佩。
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仄韵。前两句写将军一生,末两句写其死后的情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吊文,但感情却很深厚。
“闵世嫉斜”两句,是说这位老将军一生都在为正义事业而奋斗,他虽然到了晚年仍然不能瞑目。这两句用“闵世嫉邪”来概括将军一生的行动和思想,突出了他的忠君爱国的精神。“闵”是哀悯的意思,“嫉邪”是指憎恶奸佞小人,“斜”指歪门邪道,这里指当时社会上的黑暗腐败现象。
“爱君忆弟”两句,是说他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人们前进。“爱君”是指他对国家的忠心,“忆弟”是指他对兄弟的深情厚意;“被创孤鹤”,是用典,出自《晋书·谢安传》中的典故。据《晋书·谢安传》记载,东晋时期,谢安的弟弟谢玄在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军队,使国家转危为安。后来,有人送给谢安一幅画,画上是一只孤鹤立于岩石之上,下面就是滔滔的江流,江面宽阔无边,江水汹涌澎湃。谢安看到这幅画,感慨万分地说:“这只孤鹤立于岩石之上,下面就是滔滔的江流,江水汹涌澎湃,真是‘见孤鹤之影,想吾弟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悼念高凤岐的挽词。高凤岐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一生忠诚于国家,为国家的安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事迹一直被人民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