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老屋溪树尖,我来经今十年淹。
上瓦或破或脱落,大缝小隙天可瞻。
朝光簸榻金琐碎,月色点灶珠圆纤。
春雨如麻不断绝,尔来正应花泡占。
始知瓦舍但名耳,转让邻茅坚覆苫。
溜如海眼泻通窦,滴似铜壶催晓签。
入室出室踏灰路,戴笿戴盆穿水帘。
伊威登础避昏垫,湿鼠出窟摩须髯。
尘桉垢浊谢人洗,米釜羹汤行自添。
西间书室素完好,陈籍㞚几供便拈。
不虞一夕出意外,白蟫溺死埋缥缣。
咸阳一炬怨秦火,似此宁更将人嫌。
桑土绸缪悔不早,无术得将诸窍阉。
承以瓶盘桶罂缶,一器巧使二孔兼。
木皮竹萚亦有用,弥缝其阙通之檐。
补苴制漏固穷计,塞流挽倒吾何谦。
妻孥坐对莫类蹙,不荷天慈心更恬。
𪘶𪘶齧齧任相责,高明鬼瞰真吾砭。
【注】屋漏诗(辛卯):这首诗是作者在辛卯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译文】
溪上老屋溪树尖,我来经今十年淹。
上瓦或破或脱落,大缝小隙天可瞻。
朝光簸榻金琐碎,月色点灶珠圆纤。
春雨如麻不断绝,尔来正应花泡占。
始知瓦舍但名耳,转让邻茅坚覆苫。
溜如海眼泻通窦,滴似铜壶催晓签。
入室出室踏灰路,戴笿戴盆穿水帘。
伊威登础避昏垫,湿鼠出窟摩须髯。
尘桉垢浊谢人洗,米釜羹汤行自添。
西间书室素完好,陈籍㞚几供便拈。
不虞一夕出意外,白蟫溺死埋缥缣。
咸阳一炬怨秦火,似此宁更将人嫌。
桑土绸缪悔不早,无术得将诸窍阉。
承以瓶盘桶罂缶,一器巧使二孔兼。
木皮竹萚亦有用,弥缝其阙通之檐。
补苴制漏固穷计,塞流挽倒吾何谦。
妻孥坐对莫类蹙,不荷天慈心更恬。
𪘶𪘶齧齧任相责,高明鬼瞰真吾砭。
【赏析】
屋漏诗:屋漏诗为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首联“溪上老屋溪树尖,我来经今十年淹。”描绘了诗人在溪边的老屋旁看到的景象,溪水潺潺流淌,岸边的树木郁郁葱葱,诗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颔联“上瓦或破或脱落,大缝小隙天可瞻。”则进一步描绘了房屋的状况,屋顶上的瓦片有的破损,有的脱落,露出了缝隙,使得整个空间变得狭小,只能看到天空。这一景象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颈联“朝光簸榻金琐碎,月色点灶珠圆纤。”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阳光洒落在破旧的屋檐上,犹如金色的碎片;月亮的光芒透过窗户,照亮了灶台,仿佛珍珠般晶莹剔透。这种对比更突出了屋漏的凄凉与悲凉。
尾联“春雨如麻不断绝,尔来正应花泡占。”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春雨连绵不断地下着,使得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湿润之中。而此时,正是花儿盛开的季节,花瓣被雨水打湿后显得更加娇嫩动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背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