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溪水如奔马,流入乌江到此津。
我向津头问江水,朝来应见白头人。
《渡桶口》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年)流寓于四川奉节县时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渡江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门前溪水如奔马,流入乌江到此津。
译文:门前的溪水奔腾不息,如同奔驰的战马一般,最终汇入乌江,抵达此地的渡口。
注释:门前溪水:指家中门前那条清澈的小溪,溪水从高处流下,奔腾而下,宛如奔跑的野兽。奔马:这里用来形容溪水的奔腾之势,如同骏马般疾驰而过。乌江:指著名的历史河流——长江上游的乌江,这里特指长江的一部分,即今重庆境内的一条支流。津:渡口、码头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开篇便以生动的比喻描写了门前溪水的奔腾景象,将溪水比作奔驰的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溪水奔腾不息的情景。接下来,又进一步描述了溪水最终汇入乌江,抵达渡口的景象。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门前溪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我向津头问江水,朝来应见白头人。
译文:我站在渡口询问江水,早晨应该能见到白发的老人。
注释:津头:渡口、码头的地方。江水:指前面已经提到的门前溪水,这里指的是长江的一部分。白头人:指老年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变白,所以用“白头人”来形容老年人。
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诗人对前文所写景物的想象,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美好祝愿。他站在渡口,望着滚滚向前的溪水,心中不禁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早晨能够看到白发老人的身影,这既是对故乡亲人的期盼,也是对岁月流转、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有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