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东封后,曾驱万乘来。
千秋余片土,七国此层台。
颂德碑空谷,坑儒事可哀。
歌风思猛士,云气望中开。
【注释】
白帝:指汉昭烈帝刘备。东封后:指刘备在白帝城病逝。
曾驱万乘来:曾经有万乘之国的君主来到这里。
千秋余片土:指蜀国被灭后的一片废墟。
七国:指汉初的七个诸侯国,这里代指吴地。
颂德碑:歌颂功德的纪念碑。空谷:指山间空旷之处,这里用来形容没有声音、没有意义的事物。
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
云气望中开:形容云雾缭绕之中,仿佛有英雄人物出现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编修吴巢松师原韵的作品,内容上与《过江》一诗相近,都是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白帝东封后,曾驱万乘来”两句,以刘备为背景,描述了他生前的历史地位。“白帝”,是刘备在成都称帝时的年号;“东封后”,是指他在白帝城病逝之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刘备去世之后,他的功绩如同太阳一样照耀天下,让曾经有万乘之国的君主都来到他的身边。
颔联“千秋余片土,七国此层台”两句,则是对历史的评价。“千秋”,表示时间的长远;“余片土”,意味着这片土地已经被摧毁;“七国”指的是汉初的七个诸侯国,这里暗指吴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刘备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的功绩如同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楼阁,让人仰望赞叹。
颈联“颂德碑空谷,坑儒事可哀”两句,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颂德碑”,指的是歌颂刘备功德的纪念碑;“空谷”,表示没有声音、没有意义的事情;“坑儒”,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事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历史上有许多值得歌颂的事情,但也有一些不光彩的历史事件让人感到悲哀。
尾联“歌风思猛士,云气望中开”两句,是对未来的展望。“歌风”,指的是歌声中流露出的情感;“思猛士”,表示思念英勇的将士们;“云气”,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期待着英雄人物的出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