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四朝恩,骑惊箕尾神,依想一德方咸,天上应留眷念;
长风万里浪,泣共彭鄱波,诉问五洲多故,中原谁嗣均平。

【注释】

霖雨:指连绵不断的大雨。四朝:指清朝。骑惊箕尾神,依想一德方咸:意谓皇帝的威德广大,连天上的神都为之惊动。箕星、毕星为二十八宿中之二颗,古代认为天象能预示帝王的吉凶;“一德”即“一统天下”的意思。方咸:指国家太平安定。“眷念”意为怀念;“留念”(或称“眷顾”),意为关怀、惦念。

长风万里浪,泣共彭鄱波:彭蠡(今江西南昌),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古时为楚国所管辖,所以又称楚江。意思是说:大风万里波涛翻涌,我与百姓共同悲泣于那汹涌澎湃的洪流之中。彭、鄱:都是古时中国南方的大湖名,这里泛指大水。

诉问五洲多故,中原谁嗣均平:意谓向四海各地诉说战乱不断,希望有贤明的人来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五洲:指当时中国以外的五大洲。“嗣均平”是继承和保持国家的太平安宁。

【赏析】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湖南长沙人,清道光十六年状元及第。曾任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官至湖广总督。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的崇敬之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情。

首联写张之洞的威德与恩泽。“霖雨”指连绵不断的大雨,“四朝”即清朝四个朝代。“骑惊箕尾神”用《尚书》中箕星和毕星出现预示帝王之吉事的典故,比喻皇上的威德广大,连天上的神也为之惊动;而“一德方咸”则指国家太平安定,“方咸”即“方始”,表示国家开始安定。

颔联写张之洞的治河功绩。“长风万里浪”、“泣共彭鄱波”都是形容黄河洪水汹涌澎湃的情状。“彭”“鄱”都是古代中国的大湖名,这里泛指大水。“长风万里浪”比喻黄河洪水的猛烈,“泣共彭鄱波”则是说老百姓与张之洞共同面对这汹涌澎湃的洪水,表达出了作者对张之洞治黄功绩的赞美之情。

颈联写张之洞治理黄河的功绩。诗人把黄河比作一片大海,而“中原”则是指黄河以南的地方。“谁嗣均平”中的“嗣”字,在这里是继承的意思,“均平”则是指国家的太平安宁。这句诗的意思是希望有贤明的人能够继承张之洞的治理黄河的伟大业绩,让这片土地重新恢复和平与安宁。

尾联写张之洞的政治抱负。“诉问五洲多故”,“多故”指的是战乱不断,而“五洲”则是指当时中国以外的五大洲。“中原谁嗣均平”中的“嗣”字,在这里是继承的意思,“均平”则是指国家的太平安宁。这句诗的意思是希望有贤明的人能够继承张之洞的治理黄河的伟大业绩,让这个国家重新恢复和平与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