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潼关外,风高细柳营。
九龙移帐处,万马踏边声。
定远曾投笔,终军且请缨。
低头抚长剑,瓠落愧吾生。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因战乱流离失所,漂泊于蜀地时所作。其八诗中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自省之情。

见说潼关外,风高细柳营。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听说潼关外,风很高,细柳已经摇曳生姿了。”潼关外”指的是潼关之外,潼关是古代的军事要塞,这里可能是指潼关之外的某个地方。而“风高”则形容天气恶劣,风很大。”细柳营”则是古代的一种军队编制,用来形容军队整齐划一、纪律严明的样子。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听说在潼关之外,天气恶劣,但是军队依然保持着严整的纪律,像细柳一样挺拔。

九龙移帐处,万马踏边声。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就像传说中的龙王移动帐幕一样,无数的战马奔驰在边疆,发出震耳欲聋的蹄声。”九龙移帐处”是一种夸张的描述,用来表达军队的威武雄壮。”万马踏边声”则形容战马奔腾的声音,像是万马齐发,震撼人心。

定远曾投笔,终军且请缨。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曾经有一个人名叫定远,他放下笔从军,最终成为了一名英勇的将军;还有一个人名叫终军,他也拿起了武器,请求出征。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勇气和忠诚。

低头抚长剑,瓠落愧吾生。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现在低头抚摸着这把长剑,感到十分惭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和对过去英雄的敬仰。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和过去的英雄们,感叹自己的平凡和无力。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