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谓三年别,归来竟哭君。
龙蛇迷旷野,猿鹤拜孤坟。
江阔唯多雨,天高但是云。
兰陵相送处,木叶已纷纷。
岂谓三年别,归来竟哭君。
龙蛇迷旷野,猿鹤拜孤坟。
江阔唯多雨,天高但是云。
兰陵相送处,木叶已纷纷。
解析:
- 诗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 岂谓三年别:“岂”表示否定,“谓”是说的意思,“三年别”指的是与施叔愚分别已经三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施叔愚离去时间之久的感慨。
- 归来竟哭君:“归来”指诗人回到家乡,“竟哭君”表示回来后忍不住哭泣,反映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情感上的悲痛。
- 龙蛇迷旷野:“龙蛇”比喻施叔愚如龙如蛇般英武非凡,“迷旷野”则形容他在世时才华横溢,却最终迷失在茫茫人海中。
- 猿鹤拜孤坟:这里的“猿鹤”象征施叔愚生前亲近的朋友或同伴,“拜孤坟”描绘了他们在施叔愚去世后,对他坟墓的哀悼之情。
- 江阔唯多雨:“江阔”暗示广阔的空间和无边的思念,“多雨”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无尽的忧愁和悲伤。
- 天高但是云:通过对比表达出诗人面对天空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感到孤独又觉得天空广阔,隐含着对施叔愚的思念之情。
- 兰陵相送处:“兰陵”指施叔愚曾经离开的地方,“相送处”表明施叔愚生前有人送行,但终究未能再见。
- 木叶已纷纷:这句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树叶的飘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
- 整体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施叔愚的深厚情感。从一开始的不舍到后来的悲痛,再到对施叔愚的缅怀,诗人的情感层层递进,深刻展现了他对这位朋友的深情厚谊。
- 诗中使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如将施叔愚比作龙蛇、猿鹤,这些生动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与怀念。
-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从离别到重逢,再到最后的思念和感怀,诗人的情感变化被巧妙地安排在每一个诗句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江阔、天高、木叶的纷飞,诗人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还间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