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海月,飞上碧云端。
远水澹如此,梅花清更寒。
美人隔千里,今夜倚阑干。
罗袖怯孤冷,素辉未忍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从诗题入手,先理解诗中意象的一般含义,然后结合注解,分析诗句的意思,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

【答案】

译文:
天上的风把海上的明月掀起,飞向了碧蓝的天空里。
远处的流水好像这样平静,更显得梅花清冷幽香。
美人隔着千里,今夜我倚着栏杆。
手心里的罗袖感到寒冷,素色的光辉不忍去观赏。
赏析:
首联写景:起句“天风吹海月”,是说天上的风把海上的月亮吹得飞上了天空。“天风”与“海月”构成一种奇景,令人惊叹;“吹”字将风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力度,也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接着写“飞上碧云端”,“碧云”指蓝天,用“飞上”二字,写出了月光升腾上升的动态。“飞”、“升”这两个动词,使月光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使整个画面富有动感。“碧云”一词不仅描绘出了月光升腾上升的动作,而且给人以清新、明净之感,为下句写远景作铺垫。
颔联抒情:这两句是写远水和近处梅花。前一句以“澹然”形容流水之静,“如此”表明其平静的程度,“清寒”既点出梅花的色泽,又暗示出梅花的芳香。后一句则通过“隔”字,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在异地思念情人的心情。诗人在异地他乡,独倚阑干,望眼欲穿,盼望着爱人能从千里之外来与自己团聚,可是却迟迟没有看到她的踪影,不禁产生了相思的愁绪:“美人隔千里”一句中的“隔”字,正是诗人当时处境的真实写照。
颈联写景:这两句是说美人虽已来到面前,但诗人仍然觉得她遥远而难以亲近。“倚阑干”三字,写出了诗人因相思而孤独寂寞的心理,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美人的深情厚意:美人虽然已经来到了自己的身边,但诗人仍然觉得她遥远而难以亲近。这两句是运用反衬法写景,诗人在孤寂无聊的时候,看到美人来了,心情自然舒畅。但是,当他想到“美人隔千里”,便觉得美人还是那么遥不可及。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今夜倚阑干”。
尾联抒情:这两句是说诗人在欣赏梅花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孤独寂寞的处境。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在孤寂无聊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这两句诗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对后文的铺垫。
全诗以明月为线索,写了月升、月飞、月挂等三个场景,构思新颖独特。前三句都是描写月色的美好。诗人抓住一个最动人的镜头,即月升到最高处时,用飞的手法把它托上蓝天,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图画。第四句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远方的亲人,第五句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近处的梅花,最后又以“今夜倚阑干”作为结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