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辅纶
【注释】 曾国荃:湘军将领,名营。文正:曾国藩的别号。镇石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在南京城外的石臼湖击败太平军,曾国荃以水师提督衔率兵驻守此地。雨花台:位于南京西郊,是纪念太平天国领袖天京陷落的烈士之墓。穴扫渠擒:指曾国荃率湘军攻克南京城,清除了太平军的巢穴。弹指廿六年:一弹指头二十年。兼圻:同时担任一方长官。南洋波靖:指平定太平天国后,东南沿海一带安定无事。北国烽销:指北方边疆太平无事
挽郭嵩焘联 诗句: 1. “写礼继康成” - “康成”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和经学家郑玄,以其深厚的学问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著称。 - “写礼”通常指撰写或制定礼仪规范。 2. “文如韩柳欧王” - 这里的“韩”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以其雄浑有力的散文闻名; - “柳”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以诗赋散文著称; - “欧”指的是北宋的欧阳修,其文章风格明快流畅; - “王”指的是北宋的王安石
【注】: 1. 挽曾纪泽联(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曾留学法国,回国后任驻俄大使) 2. 星轺北指,雷艇东浮:曾纪泽被派往俄国。星轺指高车(古代使者乘的高车)。 3. 八载皇华:曾纪泽在俄国学习了八个年头。 4. 投笔班生、争盟富相:班固是东汉时人,因不满宦官专权,弃文从武,当过大将军,故称班生;范增是秦末项羽的谋臣,为楚军出谋划策,被封为武安君。曾纪泽曾说过:“余生平不喜读书
飞仙引 轩辕铸鼎于此山,鼎成腾身凌紫烟。三十六亭委秋草,遗台萧瑟愁飞仙。 至人无心亦无象,长风空中自来往。由来瀛岛在人寰,何须更作三山想。 紫荆台边一声笛,龙女鲛人皆喑咽。水中缥缈出两丸,还向丹丘弄明月。 榑桑弱水随东流,秦皇汉武俱蜉蝣。古来求仙尚如此,何况我辈长悠悠。 惟有吕翁解度世,飘飘颇得游仙意。蓬莱一醉三千秋,始信壶中有天地。 沉吟远望不能归,秋风淅淅入征衣。徘徊且送玉清鹤
【注】 1.中和诗草:指陈茂才所编的《中和诗草》。 2.适闻和议已成:刚听到和谈已成功。 3.鹤立黉(音héng)校声铮铮:比喻陈君文才出众,像鹤立鸡群一样突出。 4.讲肆(音sù):学校。 5.倾耳:侧着耳朵倾听。 6.韶韺(音xiāo léi):美好的音乐。 7.建摩长庚:指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的斗柄星。 8.大幕:朝廷。 9.参大幕:参加朝廷讨论。 10.终军缨:指终军为国事出使南越而被杀
首先输出的是整首诗,然后是译文: 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 1. 夕景淹以徂,朝光破我阒。 - 解释: 夕照落下,晨光破晓时分。 - 译文: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一切,清晨的光线穿透寂静。 2. 兴来不暇盥,失喜翻折屐。 - 解释: 心情愉快到来不及洗手,高兴地把鞋子都翻了。 - 译文: 我兴高采烈得忘记了洗手,高兴地把鞋子翻了个遍。 3. 露盛磴草深,云纡石道折。 - 解释: 露水丰盈,山路蜿蜒曲折。
【译文】 连着的山峰远在阴霾中,空阔江面渡过寒碧波。 佛日感胜因,涉流共攀历。 众绿翳柯阴,微径履苔迹。 影息虎岑禅,心清鹤泉滴。 已公践前期,为余留片席。 瓯茗瀹灵源,盂粥饷香积。 夜来疏雨过,逾觉清梵寂。 曾是闻性圆,岂伊妙音隔。 良会若有怅,团趺面虚壁。 浮岚接树杪,明漪漏林隙。 感此蹇独留,聊用淹晨夕。 【注释】 浴佛日:浴佛节。刘丈希陶陈观察:刘丈是刘希陶,陈观察是陈大受。 麓山
译文: 竹笋破土而出,高数尺,远远望去像笋,近看却变成石头。可惜你家门庭显赫,能与竹子相媲美。想画这石笋,愁得我头昏目眩。 听说你在京城几年做官,寻找水源却懒得戴谢公屐。官舍里是谁打扫粉墨,为你搬来倚靠青壁的家室。 傍晚石钟山的烟和雾荡漾,眼中孤亭映照着落日。松杉欲翠,枫叶欲红,跟着你读记着那些奇妙之事。 青根槎牙,影子斜射在席子上,天风昨晚吹拂你家。双角觺觺,破雷蛰,居然是龙变,世道难以预料。
九华山 一乌将九子,飞集皖江边。 精诚忽化石,散作峰头莲。 问莲方含萼,何时扬芳鲜。 葩舒小十丈,艳发迟千年。 将期王子晋,乘莲证金仙。 果有新罗僧,来结净土缘。 自言彼王子,万里投禅关。 爱兹菡萏荣,辞彼蕣华妍。 污泥讵难处,烈火焉能然。 安养莲胎中,一朝生梵天。 朵朵凌朱霞,翩翩翔紫烟。 嘉名谪仙锡,异事神僧传。 伊余缅元栖,况乃资丹诠。 坐惜秋水駚,逾眷云峰攒。 峰遥不可即,道阻何由攀。
清水北岩 璇折疏方源,石立敞虚殿。 奇构各户牖,殊怪或雷电。 萝薜外纠纷,蛟螭中隐见。 洞阴太始雪,气凛炎天霰。 绕窎势逾逼,突兀状屡变。 秋花垂蜂窝,古苔绣螺旋。 曲窦碍折腰,巨璞竦磨面。 风霆划双峡,日月破一线。 眢窥眩欲坠,险尽心余羡。 钟乳制颓龄,谷籁警禅倦。 叩齿漱寒玉,驰景逐奔箭。 请扫十丈崖,擘窠涴榛蔓。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水北岩的壮丽景色和奇特地貌。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