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辅纶
毗卢踏雪歌为小寄禅本师笠公作 笠公,笠公,何不飞锡后湖结夏同?莲土千花净相亚。 又何胡非浮海一苇朝普陀?皈仰白衣辞婆娑。 胡为洞庭霜高朔风烈,打包来踏毗卢雪? 毗卢庄严,极大壮,香界氤氲豁尘障。 借问经始檀越谁,忠襄布金重新之。 公虽蜕去神护持,不然此寺亦几废。 寺得寄师,寺无替,福田龙象赖汝辈。 吁嗟乎!忠襄亦是英雄人,髑髅台高镆铘新。 忽然放刀立成佛,施经饭僧日不足。 王侯富贵草头露
此诗以放舟水月洞为背景,饯别梁君少亭临流赋诗。刘希陶丈的《自广亦以叙离》与这首诗相呼应。 诗句释义: 1. 此月无弦望,此水无渑淄。云根绝中川,城关望见之。 译文:今晚的月亮没有弦和望,这里的水没有渑淄。云根在中央的川流之上,城关上可以看见它。 关键词:弦望,渑淄,云根 注释:弦望,指明月。渑淄,指黄河。云根,指云彩。 赏析:诗人在此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注释】 登衡山南天门:登上衡山的南天门。衡山,在今天安徽省境内。南天门,即南岳庙,位于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处。 苍烟根:指山脚下郁郁葱葱的树木。 端倪:端倪原意是树梢的分枝,这里比喻事物的头绪、端绪。 枢维:枢纽,关键部位。 洞穴牖:洞穴的窗户,这里指山中的石洞。 五光:五种光彩。 远影带一碧:远处的影子映衬着一片青翠。 霞气:云霞。 土石为天色:大地的颜色就是天空的颜色。 玄雾:浓密的雾气。
飞山吟 三峰岌相争,造物纵狡狯。 为高因丘陵,飞势落天外。 岩穴多白云,石气泻涓霈。 奇观劳梦想,腰脚苦狼狈。 篮舆得儿扶,复幸嘉宾会。 唱导实助予,雁行侣屐盖。 未登惮险艰,既践坦而泰。 一瓯据奥区,当窗蔚松桧。 云雷俯在下,冈阜历历绘。 天放风日佳,胡为翳烟霭。 岂为城郭喧,泱莽割尘壒。 咫尺尚如此,况乃瀛海大。 尼父忧萧墙,修内塞其兑。 回首叫帝阍,柔远道足赖。 鳞介非冠裳,珠崖弃何害。
【译文】 庐山巍峨高耸入云,在太虚的岩岩之中。 山峦曲折重叠,树木茂盛遮掩着山峰。 香烟缭绕的香炉蕴藏着云雾,石壁像镜子一样悬挂于天空。 过去我常喜欢登上峰巅欣赏美景,也常常在云朵之上休息。 虽然已经摆脱了向秀的隐居之策,但还没有达到陶渊明的游赏乐趣。 三十年后我又划船归来,放眼四望心胸豁然开朗。 寒气逼人的江水涨得越来越高,浓雾密布使得凄清的心情更难以排遣。 精诚之心明亮而没有极限
【注释】 过岳阳追酬王壬秋巴陵城楼题壁:在岳阳追酬王壬秋的《巴陵城楼诗》。王壬秋,字子寿,四川成都人,乾隆元年举人。与张问陶有同乡之谊,曾为张作诗,答以绝句,见《清史列传》本传。“巴陵”,指巴陵郡,今湖南省岳阳市。 江山暮凄凝,西晖亦未灭:山峦和江水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凄凉,夕阳还没有完全落下。 登楼余何思,天末下微叶:登上高楼,我还有什么事情可想呢?天边飘落了一片树叶。 怀人阻轻驾,芳翰悚惊瞥
【注释】:玄黄:天地之色。何纷矫:如何纷纷扰扰,矫矫有为。澄对:静面对。寂万籁:使万籁都寂静无声。渠江:即“瞿塘”,长江三峡中的一段。翛然:超脱物外的样子。蜕:脱落。 译文: 天地间的颜色多么纷扰啊,静对万物的寂寥让万籁俱静。 一笑之间,瞿塘峡的江水横过,超脱了六尘的束缚。 赏析: 首联是写天地间的纷扰,颔联写瞿塘的静美,颈联写人世的洒脱,尾联写内心的超然。全诗以天地、人、物三界相对照
湘江晚行作 气苍霭余润,昏凝暧已晦。 明景匿霞曜,孤光得萤熊。 练色远如界,秋影倒将坠。 月黑四山隐,江平一舟駾。 语寂觉浪喧,墙欹知风汇。 乘流妙低昂,瞻衡失向背。 行泊苟任天,去来复何碍。 注释: 1. 湘江晚行作 - 这首诗是作者在湘江晚行时创作的。 2. 气苍霭余润 - 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3. 昏凝暧已晦 - 天色昏暗,光线已经消失。 4. 明景匿霞曜 -
出城西门游隐山诸洞 我有太古室,弃在城西隅。 其下清泠渊,浸漾为陂湖。 谁欤亭其间,疏凿辟榛途。 年年荷花时,拿舟侣鸥凫。 下饮空明光,倒摘青珣玕。 北陟峰巀嶪,南窥洞盘纡。 乳藻发自然,状态难为摹。 南华与道德,玄化归空无。 谁云古仙逝,蜕此真人趺。 悠然濯尘缨,恍若弄元珠。 侧凌百尺潭,欲纵千石䒀。 神膏溢盆盎,寒磴罗笙竽。 贤哉李给事,胜赏诚独殊。 如何千载下,清源日淹芜。 自哂昂藏躯
陈君夙以能诗名,鹤立黉舍声铮铮。我来讲肆君已去,倾耳不得闻韶韺。 今君忽归自闽海,使我倒屣欢相迎。囊中新诗有乐府,上排籍建摩长庚。 似闻昨者参大幕,壮心时慕终军缨。谁弃鸡笼授敌地,澎湖失险畴能争。 王师渡台未及半,舟楫横啮蛟涎腥。谅山宣光虽再捷,班师旋诏宜休兵。 和戎卒用魏绛策,横海徒列龙骧营。近报文襄又星陨,犹传内苑疏昆明。 微臣却忧征戍废,西鄙还虞唇辅倾。愿君陈诗补小雅,毋但角句夸长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