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把羊裘典,寒来失所依。
琴书随手散,时事与心违。
谐俗才偏拙,因人计总非。
焦桐由自毁,莫谓赏音稀。
【注释】
羊裘典:典当。典当是古代借贷的一种形式,把物品抵押给债权人以获取贷款。
寒来失所依:天气寒冷时没有地方可以避寒。
琴书随手散:指因贫困而不得不卖掉书籍,失去学问。
时事与心违:指国家政治形势和自己的意愿不合。
谐俗才偏拙:意指不善于迎合世俗,有才能但不善于取悦别人。
因人计总非:意指因为顾及他人而做出的打算总是错误。
焦桐由自毁:意为由于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乐器被烧毁。
莫谓赏音稀:意为不要认为别人的赞赏声音稀少,表示要继续努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和批评。首二句“悔把羊裘典,寒来失所依”,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天里因为缺少衣服而感到后悔,以及因为贫穷而失去了生活依靠的无奈。三、四句“琴书随手散,时事与心违”,描绘了诗人因为经济困难而不得不卖掉书籍,同时内心也与国家的时事不符。五、六句“谐俗才偏拙,因人计总非”,反映了诗人因为不擅长迎合世俗而缺乏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他的计划也总是错误的。最后两句“焦桐由自毁,莫谓赏音稀”则表明了诗人虽然遭遇困境,但他并未放弃,依然努力前行,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败而认为别人对他的赞赏之声已经稀少。
此诗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坚持自我价值和信念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对个人的限制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