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剪西窗春雨急,尽著潇潇,不管人离别。
红泪一丝粘袖湿,袖痕都做桃花色。
谁向楼头吹玉笛,一曲阳关,催送天涯客。
满目关山春草碧,明朝何处寻行迹。
【注释】
竹剪西窗:用剪刀在西窗的竹上剪出花。潇潇:细雨纷纷的样子。都做桃花色:衣袖上的泪痕都变成桃花颜色了。阳关:指《阳关三叠》乐府歌词,为饯别时所唱的曲调。行迹:踪迹。
【赏析】
这是一首惜别的词作,写送别时的情景和感受。
“竹剪西窗春雨急”,起笔突兀。作者把剪去西窗竹花的动作写得惊心动魄,似乎要剪掉的是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不仅仅是一窗的景色。这一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点明了送别的人物——一位女子。她剪去窗边的竹枝,是为了给即将远行的情人送行。“尽著潇潇”是说窗外的春雨越下越大。这两句看似寻常,却暗含着深厚的感情。“尽著潇潇”,暗示了她内心的不舍;“不管人离别”则表明她对离别的态度,即使再不舍,也无可奈何。
“红泪一丝粘袖湿,袖痕都做桃花色。”这一句写送别时的情景。她将泪水滴落在袖子上,那一滴晶莹的泪水就像一朵盛开的桃花。“红泪”、“袖痕”、“桃花色”等词都用得极为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送别时的悲伤模样。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一种对离别的无奈和伤感的情感。
“谁向楼头吹玉笛,一曲阳关,催送天涯客。”这一句写送别的场景。在楼上吹奏起《阳关三叠》的曲子,那是一首充满离别之情的歌曲。它如同一阵春风一般,吹散了人们心中的离愁别绪,让人们带着希望和信心走向远方。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阳关三叠》喻为春风,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满目关山春草碧,明朝何处寻行迹。”最后一句写送别之后的情景。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关山和绿油油的春草,而她的心却像被蒙上了一层雾气,看不清前方的道路。这句诗既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机遇。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