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落日水溶溶,古寺梅花已仲冬。
一座几人三亩宅,八年重听数声钟。
上书谁引王安石,入海难师邴曼容。
试望青天呼杞子,巉巉娲石在高峰。
注释:
巴江:指巴江河,位于四川省。
落日水溶溶:夕阳下的巴江河水面波光粼粼。
仲冬:农历的冬季。
宅:住宅。
八年:从元丰元年(1078年)到元祐四年(1089年)。重听:再一次听到。
上书:指给皇帝上奏章、建议等。
谁引:是谁引导的。
入海难师:难以效仿的是王安石的变法。邴曼容:邴原的字,东汉初年的名臣,以廉洁著称。
试望:试着遥望。
杞子:传说中的杞国有个人善于远眺,能见到远方的树木。
巉巉:形容山峰险峻陡峭。娲石:传说中伏羲氏用来补天的女娲石,也指女娲山。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公元1089年贬谪到四川眉山县期间所作。诗人游历大佛寺,看到巴江上的落日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片溶溶的水色,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来到大佛寺,看到古寺中的梅花已开到了仲冬时节,这让他更加怀念家乡的冬天;他又看到大佛寺的住宅只有三亩地大小,却住了一家人,不禁感叹世事的变迁;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八次去寺庙里听僧人敲钟的情景,如今只能在梦中再听见了;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向皇帝上书,希望得到王安石那样的改革,但最终却难以实现;他站在高处遥望青天,想要呼唤那位名叫杞子的杞人,希望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抬头看见山上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被命名为娲石,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在京城时所遇到的一位名叫邴曼容的人,他曾经用自己清廉的名声和才能来劝谏皇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在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