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万帐拥貔貅,何事今才破竹收。
也是灾民应暴骨,从来上客在焦头。
勒铭鹿耳红毛屿,洗甲鲲身碧澥流。
太息熊津老都督,胡为不自取封侯。
经过岁月的洗礼,诗人笔下的英勇将军如今却只能无奈地收起战旗。这是怎样的悲哀呢?灾民们本应承受战争的苦难,而那些尊贵的客人也未能幸免于难。诗人在诗中讽刺了这样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哀叹与反思。
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诗歌原文:
经年万帐拥貔貅,何事今才破竹收。
也是灾民应暴骨,从来上客在焦头。
勒铭鹿耳红毛屿,洗甲鲲身碧澥流。
太息熊津老都督,胡为不自取封侯。译文注释:
- 经年万帐拥貔貅:经过一年的征战,无数帐篷里都充满了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象征勇猛)。
- 何事今才破竹收:为何现在才能像破竹一样轻易取得胜利。
- 也是灾民应暴骨:这也是因战争而导致的灾民死于非命(应暴骨,意为死得惨重)。
- 从来上客在焦头:自古以来,那些地位高的人也会因为战争而焦头烂额。
- 勒铭鹿耳红毛屿,洗甲鲲身碧澥流:在鹿耳红毛屿刻下铭文,洗净铠甲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漂流。
- 太息熊津老都督:叹息熊津的老都督,即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
- 胡为不自取封侯:为什么要不自己谋取封侯的荣耀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对历史英雄命运的深刻思考。赵翼通过对比古今英雄的命运,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战争对于人民和贵族的不同影响,以及对英雄们的悲剧性评价。创作背景:
《再拟老杜诸将·其四》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的作品之一。赵翼生活在清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赵翼创作这首诗,既是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批评。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赵翼试图揭示战争的本质,以及它对人民和英雄的深远影响。名家点评:
这首诗被多位学者和评论家所赞赏。他们认为赵翼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批判。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网友交流评论:
在网络上,许多网友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解读。他们认为赵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英雄命运的同情和关注。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实的批判,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再拟老杜诸将 其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它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感慨,赵翼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