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寒细雨恰初晴,忽忽清明节又更。
玉剪乍穿帘外燕,金梭忙织柳间莺。
惊看渔火村村换,爱听饧箫处处横。
况是花香并鸟语,游人触景最多情。
【解析】
“清明即景”是全诗的总题。诗人抓住清明节特有的风光景物,抒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前四句写清明时节的景色。开头两句,点明节令,描写清明节天气转晴的景象,“轻寒”、“细雨”、“又更”,渲染了一种春雨绵绵、时晴时阴的氛围,为下二句写燕子归来、莺歌柳间作铺垫。后两句写清明时节的习俗活动。“忽忽”、“玉剪”、“金梭”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忙碌而欢快的劳作景象。最后两句写清明节夜晚的景色。“渔火村村换”,写出了农村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而“爱听饧箫处处横”则道出了人们在欣赏音乐中度过佳节的心情。最后两句总括了前面四句的所见所闻,以“游人触景最多情”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在观赏清明风景中流连忘返的心情。
【答案】
清明即景
轻寒细雨恰初晴,忽忽清明节又更。
玉剪乍穿帘外燕,金梭忙织柳间莺。
惊看渔火村村换,爱听饧箫处处横。
况是花香并鸟语,游人触景最多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诗人抓住了清明节特有的风光景物,抒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前四句写清明时节的景色。开头两句,点明节令,描写清明节天气转晴的景象,“轻寒”、“细雨”、“又更”,渲染了一种春雨绵绵、时晴时阴的氛围,为下二句写燕子归来、莺歌柳间作铺垫。后两句写清明时节的习俗活动。“忽忽”、“玉剪”、“金梭”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忙碌而欢快的劳作景象。最后两句写清明节夜晚的景色。“渔火村村换”,写出了农村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而“爱听饧箫处处横”则道出了人们在欣赏音乐中度过佳节的心情。最后两句总括了前面四句的所见所闻,以“游人触景最多情”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在观赏清明风景中流连忘返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