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夜火树犹辉,不外元宵光景;
二三更银簧迭奏,依然盛世清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句中“十七夜”指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迎灯”点明了节日的活动;“火树犹辉”写元宵节的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第二句“不外元宵光景”是说元宵节的景色与平常的景致没有什么两样。“三五”,泛指十五或十五的倍数,这里指十五。“二更”,古代以半夜为一更,二更即半夜。“银簧”指乐器,“迭”是轮流演奏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元宵节的夜晚灯火依然闪烁,奏乐的声音仍然清晰悦耳,依旧保持着盛世的清音。

第三句意思是:元宵节的夜晚灯火依然闪烁,奏乐的声音仍然清晰悦耳,仍不失盛唐之风;“佳节重阳后”是说重阳节过后就是春节。“佳节”指美好的时节,这里代指春节。

第四句中的“今夕”指的是今天。“年光”指一年的时光。“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句的意思是:今年的除夕之夜,我和家人团聚在温暖的家庭里,欢度这个美好的节日。

最后两句中的“家宴”是指家人设的酒席,这里代指家庭。“尊前”指酒席上,这里指家里。“重阳”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共赏”是一起欣赏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今年重阳节后的除夕之夜,我和家人团聚在家里,一起欢度这个美好的日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元宵节和除夕之夜两个不同的节日活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兴亡的感慨之情。

首句点出时间,交代了背景,并突出表现了节日的热烈气氛。第二句用对比的手法,指出元宵节的夜晚和平常没什么不同,而到了新年除夕之夜,又呈现出另一种景象。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简单的叙述,但却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三、四句则进一步展开议论,指出自己已经过完了一年,现在应该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享受团圆之乐。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和重点,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内心的悲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诗中通过对元宵节和除夕之夜两种截然不同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兴亡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