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少年癖好古,曾临日观登天门。
穹崖彩翠忽明灭,鸡号下见扶桑暾。
开元天子勒铭在,苔滑不惮两手扪。
为寻墨本完好寡,过客求索民胥冤。
梯空缘壑历至险,实惜钜费哀惊魂。
野火烧裂风雨碎,连𥿄珍似收玙璠。
兼金购此得旧拓,坐客竦视息众喧。
八分飞动六百字,鸾飘凤泊神明存。
当年东封有本末,燕公为相开其原。
谁与异议独乾曜,庙堂那念供顿烦。
惟侈海宇已殷富,思以大典夸黎元。
金泥石䃭事非古,万乘帐殿劳云屯。
天章震耀复严谧,御墨挥洒如飞骞。
未闻虞舜昔封禅,大书深刻留岩根。
况兼本命礼西岳,金天位号何雄尊。
述圣颂得吕补阙,丰碑离立蛟龙蹲。
岱宗事盛过太华,遗制远与乾封论。
须臾时世易天宝,两京澒洞风尘昏。
青骡蜀道播迁日,百神不效前驱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泰山景色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羡君少年癖好古,曾临日观登天门。
  • 注释:羡慕你年少时有爱好古物的癖好,曾经攀登过泰山的日观峰和天门。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爱好古物之情的怀念,以及他对泰山美景的向往。
  1. 穹崖彩翠忽明灭,鸡号下见扶桑暾。
  • 注释:高耸的山崖上五彩斑斓的树木时隐时现,远处传来鸡鸣声,仿佛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
  • 赏析: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色彩斑斓的树木和初升的太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1. 开元天子勒铭在,苔滑不惮两手扪。
  • 注释:开元年间的天子在这里留下了铭文,即使苔藓滑腻也毫不畏惧地用手去摸。
  • 赏析:反映了泰山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以及人们对于历史遗迹的敬畏和尊重。
  1. 为寻墨本完好寡,过客求索民胥冤。
  • 注释:为了寻找完好无损的墨本而费尽心思,却常常因为过客的求索而受到委屈。
  • 赏析:揭示了人们在追寻古代文化遗产时的艰辛和无奈,以及民间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1. 梯空缘壑历至险,实惜钜费哀惊魂。
  • 注释: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爬,经历着艰险的旅程,实在是珍惜巨费之劳和令人惊魂的时刻。
  • 赏析:表现了登山探险的艰辛与危险,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敬仰。
  1. 野火烧裂风雨碎,连𥿄珍似收玙璠。
  • 注释:野火烧毁了山岩,雨水冲刷使其破碎,连珍贵的玉石都像收聚了宝玉一般。
  • 赏析:描绘了山体因火灾而遭受破坏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美景的担忧和保护意识。
  1. 兼金购此得旧拓,坐客竦视息众喧。
  • 注释:用金钱购买了这张珍贵的拓片,使在座的人都屏住呼吸,避免打扰到其他人。
  • 赏析:展现了拓片的独特价值和人们对它的珍视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拓片的收藏和鉴赏风气。
  1. 八分飞动六百字,鸾飘凤泊神明存。
  • 注释:这幅图上的八分书字体飘逸灵动,共绘有六百个字,象征着神灵的存在和庇护。
  • 赏析: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传达了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求平安的意愿。
  1. 当年东封有本末,燕公为相开其原。
  • 注释:当年皇帝东巡回来,有关于泰山的记载和传说。燕公担任宰相时,对这些历史进行了整理和解释。
  • 赏析:回顾了历史上帝王巡访泰山的情景,以及对泰山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的过程。
  1. 谁与异议独乾曜,庙堂那念供顿烦。
  • 注释:没有人质疑或反对他的解释,只有乾曜独自发表意见,朝廷也没有因此而感到烦恼。
  • 赏析:强调了个人见解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威和共识的尊重。
  1. 惟侈海宇已殷富,思以大典夸黎元。
  • 注释:只有大海一样的疆域已经繁荣富裕,想要用盛大的典礼来炫耀给百姓看。
  •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国家繁荣昌盛的自豪感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注。
  1. 金泥石䃭事非古,万乘帐殿劳云屯。
  • 注释:金泥和石碑并非古代之物,万乘的帐篷殿宇堆积如云。
  • 赏析:通过对古代文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古代文明的怀念。
  1. 天章震耀复严谧,御墨挥洒如飞骞。
  • 注释:天章威严显赫,再次庄严肃穆,皇帝的御笔挥洒如同飞速的箭矢。
  • 赏析:形容皇帝的威仪和书法技艺的精湛,同时也展现了皇家文化的魅力和威严。
  1. 未闻虞舜昔封禅,大书深刻留岩根。
  • 注释:未曾听闻虞舜曾经封禅泰山的历史,但大字深刻在岩石根部。
  • 赏析:反映了古人对于封禅泰山这一重要祭祀活动的记述和传承。
  1. 况兼本命礼西岳,金天位号何雄尊。
  • 注释:更何况是祭祀西岳的重要仪式,金天的位号多么崇高尊贵。
  • 赏析:突出了泰山作为西岳的重要地位和神圣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祭祀活动的尊重和纪念。
  1. 述圣颂得吕补阙,丰碑离立蛟龙蹲。
  • 注释:歌颂圣人的颂词得到了吕补阙的帮助,丰碑矗立,蛟龙盘踞。
  • 赏析:描绘了古代颂文的场景和书法艺术的美,同时也体现了对先贤文化的传承和尊崇。
  1. 岱宗事盛过太华,遗制远与乾封论。
  • 注释:泰山的盛况超过了华山,古老的制度远远超越了与乾封的讨论。
  • 赏析:强调了泰山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对古老制度传承的认可。
  1. 须臾时世易天宝,两京澒洞风尘昏。
  • 注释:不久后,唐朝的盛世被打破,长安和东都洛阳都被战乱笼罩,烟尘滚滚。
  • 赏析: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1. 青骡蜀道播迁日,百神不效前驱奔。
  • 注释:骑着青骡子穿越蜀道的日子,百神都不向前奔跑跟随前导。
  • 赏析: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困难时期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