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少尘事,短晷殊清嘉。
轻冰犯孤艇,败柳何鬖髿。
舍之度蜀冈,一径萦修蛇。
环溪有小筑,宛似甫里家。
不放能言鸭,但种凌风花。
新舂饱香稻,馀力穷幽遐。
偕行陶谢手,画意看盘车。
人影残阳里,轣辘谁能遮。
纡回堡城曲,高下新塘洼。
往者李铁枪,于此纷攫拿。
临安运未毕,红袄归泥沙。
晚入铁佛寺,竹间见馀霞。
老僧指废殿,犹以杨吴夸。
英雄三十六,寂莫盘昏鸦。
何况墟墓间,陈人去如麻。
茫茫识谁氏,既朽同浮苴。
吾侪称达者,野饮兴倍加。
吟作随意诗,醉墨风中斜。
【注释】
出郭:走出城去。少尘事:不沾染世俗的烦扰。清嘉:清新美好。孤艇:独游的小舟,泛指小船或轻装出行的人。败柳:衰败的柳树,比喻凋零衰落。鬖(lí)髿:同“黧”,颜色深暗的样子。舍:弃置。蜀冈: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径:小路。萦(yīn):盘绕。修蛇:盘旋曲折的小路,这里代指小道。环溪:环绕着溪流。有:通“又有”。甫里:古地名,在今江苏无锡东南。宛似:仿佛像是。能言鸭:能说会道的鸭子。凌风花:凌风的花朵,即迎风开放的花朵。新舂(chōng):刚舂过的稻米。馀力穷幽遐:还剩下力气来游览远方和深山。偕行:共同行走。陶谢:东晋大诗人陶潜和谢灵运并称“田园诗人”,后人以二人合称。盘车:指绘画。人影:指作者自己。残阳:夕阳西下的景象。轣辘(hélu):指车轮声。谁能遮:又怎能阻挡。纡回:弯曲盘旋。堡城曲:城堡弯曲之处。高下新塘洼:地势高低起伏的地方。红袄:穿着红色衣服的人,指士兵。归泥沙:回到沙土中。晚入铁佛寺:傍晚时分进入铁佛寺。竹间见馀霞:在竹林中看见落日余晖。老僧:年长的和尚。废殿:已毁坏的殿堂。犹以杨吴夸:仍然夸耀自己的家乡。盘昏鸦:乌鸦在天空盘旋飞舞。墟墓:坟墓。陈人:死去的人。同浮苴(jiù):与浮萍一样随波逐流。吾侪:我们。达者:通达世事的人。野饮:野外饮酒。兴倍加:兴致更加浓厚。斜:倾斜。
【赏析】
本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作者任江东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时值冬日,携家眷出游广陵北郊,作此诗记之。
开头两句写出游的情景,“出郭”表明是从外城出发到郊外,“少尘事”意谓没有沾染世俗的烦扰。“短晷殊清嘉”,是说时间虽然很短,却感到十分清新美好,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心情的愉快,表现出他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人生理想。
中间四句写途中所见景物,“轻冰犯孤艇,败柳何鬖髿”,“轻冰犯孤艇”说明作者乘舟而行,“败柳何鬖髿”描写了寒天中的衰败柳色,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舍之度蜀冈,一径萦修蛇”,是说作者舍弃孤舟继续前进,沿着一条曲折盘旋的路前行,“萦修蛇”是说路弯弯曲曲如修蛇般盘旋。“环溪有小筑,宛似甫里家”是写环溪有座小村庄,很像作者故乡的样子,这两句写出了旅途中景色的美丽,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下面五句写到达目的地后的观感,“不放能言鸭,但种凌风花”,是说作者到了地方,便把能言的野鸭放走,只让它们去种上迎风开放的花朵;“新舂饱香稻,馀力穷幽遐”则是说新舂的香稻已经吃光,而剩下的精力还要去探索远方和深山;“偕行陶谢手,画意看盘车”意思是说同行的人都是陶渊明和谢灵运那样的隐士高人,他们欣赏的是绘画艺术。“人影残阳里,轣辘谁能遮”是说在这残阳西照的傍晚,谁又能阻挡他们的离去呢?“纡回堡城曲,高下新塘洼”是说曲折蜿蜒的城堡处,高低不平的新塘上,是作者观赏风景的地方。“往者李铁枪,于此纷攫拿”是说以往那些争战的士兵在这里争夺厮杀,如今却无人敢阻挡了,这几句写出了旅途所见景物的变化,也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叹。
末六句写夜宿时的感慨,“晚入铁佛寺,竹间见馀霞”,是说晚上来到铁佛寺,在竹林之间看见夕阳的余晖;“老僧指废殿,犹以杨吴夸”是说老和尚指着已废弃的殿堂,还在那里夸耀自己的家园,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
最后两句是写作者观后感,“英雄三十六,寂莫盘昏鸦”是说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很多,如今都寂寞无闻了,只能看到乌鸦在天空盘旋飞舞;“何况墟墓间,陈人去如麻”则是说何况那些被埋葬的墓地之间,还有那么多死去的人呀!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感慨。结尾两句“茫茫识谁氏,既朽同浮苴”,是说茫茫苍天之下,谁又能认识我是谁呢?既然都已化为尘土,那么我就和浮萍一样随波逐流吧。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豁达,同时也表现了他超然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