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柳垂鬟竹马迎,映纱笼烛最轻盈。
儿童也识熙朝盛,一色春旗写太平。
双柳垂鬟竹马迎,映纱笼烛最轻盈。
儿童也识熙朝盛,一色春旗写太平。
注释:双柳如女子的发髻垂下,竹马在旁迎接,映着纱帘的蜡烛最为轻盈。这里的儿童也知晓熙熙攘攘的盛世景象,就像用一色的春旗描绘出国家太平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的《武林踏灯词》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首句“双柳垂鬟竹马迎”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热闹非凡的场景,柳树垂下枝条如同少女的长发,竹马则欢快地迎接。次句“映纱笼烛最轻盈”进一步描绘了灯火通明、明亮而柔和的景象,仿佛纱帘被灯光轻轻照亮,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之感。第三句“儿童也识熙朝盛”则表达了孩子们也能感受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们天真无邪地欣赏着节日的欢乐氛围。最后一句“一色春旗写太平”则将这一盛况与国家的和平稳定联系起来,象征着国泰民安的景象。整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