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或时作,乡心何处消。
垂杨拍新涨,烟艇第三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型要求,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赏析。“泛舟过筱园三首”是一组写景诗。第一首“微雨或时作”,第二首“野径无人到”,第三首“垂杨拍新涨”。“微雨”句点明时间;“乡心何处消”句交代诗人的游兴。“垂杨拍新涨”,描写了水边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景。“烟艇第三桥”句,点明了地点。“烟艇”句,写出小舟的动态;“第三桥”句,写出小舟停泊的场所。“烟艇”句中的“烟”字,既指江上雾气迷蒙,也暗示作者愁苦的心情。

【答案】

译文:

偶尔有细雨飘洒,我那思乡的心绪又该向何处排遣呢?

岸边杨柳轻拂着刚刚涨满的水波,小舟停泊在一座古旧的小桥旁。

注释:

①泛舟:泛船。泛舟过:泛舟游览。过:经过。

②或时作:时而。作:下起。

③消:消散,消解。

④垂杨:垂柳。

⑤拍:拍击。拍新涨:水势上涨拍打着柳条。

⑥第三桥:指著名的南湖长虹卧虹桥。第三桥,即第三座桥,位于南湖中段,因地处三桥镇,故名。

赏析:

此篇是诗人于乾道八年(西元一一九九年)春泛舟南湖时的即兴之作,也是他与友人王仲至、张南轩的酬唱之作。全诗写得情意盎然,清新俊逸,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以“或时作”领起,点出了时令。时令是江南的春天,但春天的气息并不浓郁,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这是由于诗人此时正处在宦途失意之中。

次句“乡心何处消”一句,则把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此时身处异地,心情郁结难解,而故乡又远在千里之外,无法排遣,所以乡心难以消散。“乡心”二字,不仅点明了季节,而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第三句“垂杨拍新涨”,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春日景色。垂柳轻拂着刚刚涨满的水波,小舟停泊在一座古老的桥梁旁。这两句诗通过动静的刻画,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氛围,同时也使得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第四句“烟艇第三桥”,则是对前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后的结果。烟艇停泊在一座老桥旁,这里的烟波浩渺,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同时,这也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一种抒发。他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