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青不断,润州入升州。
一重复一掩,不掩南渡羞。
【注释】
逶迤:曲折延伸。润州:古地名,今江苏扬州。升州:古地名,今南京。一重:指两江交汇处。掩:遮盖、掩饰。不掩:不遮。南渡:指南宋高宗建炎年间,金兵南下,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而不敢回北方中原地区。羞:羞愧。
【赏析】
这首绝句写诗人雨后登大观楼,眺望隔江山色,感慨时局,表达爱国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凝炼,富有哲理。
首句“逶迤青不断”写山的连绵。青山如丝,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远处,给人以无限遐想。
次句“润州入升州”,点明地点。润州在今江苏扬州,升州即今南京。两句合起来,写出了大观楼所在的地理位置。“逶迤”、“润州”、“升州”三字都暗含着“山”字。
第三句“一重复一掩”,用典贴切。《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游东山,曾与孙兴公、许玄度诸人泛舟出游。有人指着岸上的大树说:“这棵树挡住了我的去路。”谢安笑曰:“那棵树挡住了我前面的道路,您还是可以继续往前走。”众人听了十分佩服。这里用此典故,既表明作者对国家大事忧心忡忡,又表现出诗人从容不迫的风度。“不掩南渡羞”句是说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有愧于中原故土。“羞”,惭愧之意。
这首诗意境高远,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诗人以青山为背景,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寄寓着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前两句写青山,后两句发感慨,前后照应;结构严密,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