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不向雨中开,拥被愁闻雁叫哀。
深黑云天筝柱落,昏黄庭院橹声来。
谁家关塞书难寄,到处江湖羽易摧。
甚欲孤篷南浦宿,残芦滴响梦惊回。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观全诗,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灯花不向雨中开”,点明时间是在雨夜;“拥被愁闻雁叫哀”,写自己听信雁叫而感到悲伤。“深黑云天筝柱落,昏黄庭院橹声来”,以“筝”代指大雁,写雁鸣时的情景。“谁家关塞书难寄,到处江湖羽易摧。”写书信难以送达的情况。“甚欲孤篷南浦宿,残芦滴响梦惊回”,写诗人渴望在南浦的孤蓬下过夜,但听到滴水声将梦惊回。
【答案】
译文:
深夜里听见了雁叫,我不禁伤心起来。
乌云满天,筝柱落地,黄昏庭院里传来橹声阵阵。
谁家书信难寄啊?到处是江湖漂泊,大雁轻易地折断了翅膀。
多么想在这南浦的孤蓬下住宿,可听到那滴滴的水声,使我的梦境被惊扰。
赏析:
首句“灯花不向雨中开”交代了时间和天气:“灯花不向雨中开”,即点出这是在一个雨夜。“拥被愁闻雁叫哀”,写自己在听雁叫时的心情:“拥被愁闻雁叫哀”。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自己听到雁叫时的心情,还暗含了自己的身世遭遇。因为此时正是作者辞别朝廷后远离京城,流落到南方。所以“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也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感慨。
第二句“深黑云天筝柱落,昏黄庭院橹声来”承接上句,继续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筝柱落”指雨打筝弦,筝柱因风飘摇而下,形象地表现出了雨势之大;“昏黄庭院橹声来”则说明此时天色已晚,而雨声却依然不断,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第三四句“谁家关塞书难寄,到处江湖羽易摧”紧承前两句,抒发了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书难寄”既表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现实,也表现了自己对家人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谁家”二字,既表明了自己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无助,又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到处江湖羽易摧”则是说自己虽然身在江湖之中,但也难免受到命运的影响,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挫折或失败的风险。
最后两句“甚欲孤篷南浦宿,残芦滴响梦惊回”,写诗人渴望在南浦的孤蓬下过夜,可听到那滴滴的水声,使自己的梦境被惊扰。这句诗一方面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雨夜中所见所感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人和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