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幽寻出郭门,木绵裘暖趁朝暾。
山遮坏塔可十里,树袅孤烟自一村。
高冢多风松落子,空田无雪稻生孙。
须知岁晏人游少,正要诸公细讨论。

九里松至西山道中同金寿门周少穆王雪子作

不负幽寻出郭门,木绵裘暖趁朝暾。

山遮坏塔可十里,树袅孤烟自一村。

高冢多风松落子,空田无雪稻生孙。

须知岁晏人游少,正要诸公细讨论。

注释:

  1. “负”意为“背”、“不辜负”。2. “幽寻”意为“深山访古”。3. 木绵:一种植物名,其皮可以制棉被。4. “趁”意为“趁着”、“赶着”,这里指趁着阳光初升的时候。5. 山遮:意思是说山遮挡住了。6. 坏塔:指的是倒塌了的寺庙。7. “袅”意为“随风飘扬”。8. “空”意为“空旷”、“荒凉”。9. 稻生孙:稻谷已经成熟,但没有人收割。10. 岁晏:指年终岁末。11. 诸公:指各位文人雅士。12. 讨论:“商议”、“研讨”。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九里松至西山道中与金寿门、周少穆、王雪子等人一同游览,并有感而发的一首五言绝句。
    首句“不负幽寻出郭门,木绵裘暖趁朝暾”,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出游的期待和喜悦之情。他背着木棉制成的棉衣,趁着清晨的阳光,走出城门外,去寻找深山中的美景。这里的“不负”表示不会辜负这次出游的机会;而“木绵”则是指那种可以制成棉衣的植物。
    第二句“山遮坏塔可十里,树袅孤烟自一村”,描绘了西山上的美丽景色。山峦挡住了寺庙,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山路,大约要走十公里才能到达。而在路边的村庄里,树木摇曳,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山林间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
    第三句“高冢多风松落子,空田无雪稻生孙”,进一步描绘了西山的自然风光。高大的坟墓周围经常有风吹动树叶落下,空旷的田野上却没有积雪覆盖,反而可以看到成熟的稻谷。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须知岁晏人游少,正要诸公细讨论”,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我们知道年底时人们外出游玩的次数会减少,但在这个时候,正好可以邀请各位文人雅士一起讨论诗文,共同品味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和文学交流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鼓励人们在困难时期要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