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雅爱城东住,与我栖迟共一川。
相望无多春树外,经过只隔野桥边。
栽花更辟三三径,煮茗休寻二二泉。
为话越游吟兴在,凉秋重泛镜湖烟。

【注释】

吴长公:指吴国武穆王。梁溪:即梁州,在今江苏无锡一带。移家来杭:从梁州来到杭州。沈陶庵:即沈约,字休文,南朝齐、梁间诗人。题石田:指沈约的《石门铭》。石门:石门山,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南。有竹庄:指沈约的故宅。竹庄:竹木构筑的别墅。韵:韵书。奉简:敬礼。高人:志趣高远的人。雅爱城东住:喜欢在城东居住。栖迟:栖息,停留。共一川:同在一条河流旁。春树外:春天里树木之外的地方。经过只隔野桥边:路过时只隔一座小桥。

【译文】

高人雅爱城东居住,与我栖居停留在同一条河边。

春天的树外相望不多,经过时只隔一座小桥。

栽花开辟三三径道,煮茶不要寻找泉水。

我与你谈越游吟诗兴浓,凉秋重泛镜湖烟波。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吴长公移家至杭州后,应吴长公之请而作的一首赠别诗。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吴长公相会于杭州的高兴之情。

首联起句“高人雅爱城东住”,写诗人对吴长公的喜爱,并介绍自己和吴长公同处一地的荣幸。“高人”表明了吴长公的身份地位;“雅爱”则表现出诗人对吴长公的崇敬之情。“与我栖迟共一川”,进一步说明二人相聚之地,诗人感到十分荣幸,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颔联“相望无多春树外,经过只隔野桥边”,写诗人和吴长公的住处相距很近,他们可以经常见面,也可以相互往来。“春树”既点明地点(梁州),又暗示时间,表现了诗人和吴长公相处的愉快心情。“经过只隔野桥边”,写两人相遇时的情景,既写出了诗人对吴长公的尊重,也表现了诗人和吴长公交往密切的关系。

颈联“栽花更辟三三径”,写诗人和吴长公共同营造美好环境的美好愿望。诗人和吴长公都希望他们的住所能够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要共同营造美好环境。同时,也暗写了两人相聚的地点。“煮茗休寻二二泉”,写诗人和吴长公一起品尝茶香,享受美好的时光。同时,也暗写了两人相聚的地点。

尾联“为话越游吟兴在,凉秋重泛镜湖烟”,诗人表示要与吴长公一起去游览名胜古迹,以增添生活乐趣。同时,也暗写了两人相聚的地点。“镜湖”既指西湖,又暗指二人相聚之地。“重泛”二字表明了两人相聚的频繁和欢乐的心情。

此诗是一篇赠别诗,通过描写诗人和吴长公的相聚情景,抒发了自己与朋友欢聚的喜悦感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