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日寺前闸,客子枯坐愁书空。
岱云肤寸几时合,汶水涓流何日通。
岂有诗篇传济北,漫将米价问江东。
美人咫尺劳相望,尚隔津门烟树中。
【解析】
这是一首寄怀诗。诗人在六月六日的舟中,看到寺前闸口的景色和听到汶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想到自己与查莲坡的友情,不禁感慨万分。诗人用“客子”来比喻自己,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朴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
【答案】
注释:
①六月六日寺前闸:六月六日,即农历五月十六,是泰山的庙会日。
②客子:游子,指诗人自己。枯坐愁书空:形容自己因怀念友人而孤独无聊。
③岱云肤寸几时合,汶水涓流何日通:山南的岱岳云雾缭绕,何时才能散开?汶水的细流何时才能流完?
④岂有诗篇传济北,漫将米价问江东:难道只有我的文章能传扬到济北吗?难道只有我的米价才值得关心吗?
⑤美人咫尺劳相望,尚隔津门烟树中:美人就在眼前,却只能隔着烟雾蒙蒙的杨柳和城楼眺望。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诗。作者乘船游览泰山时,偶见山南的岱岳云雾缭绕,便想起朋友查莲坡也正像自己的心境一样,此时此地,只能以诗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意了。
此诗首句点明时节,次句写景,第三、四句写情,五、六句写意,最后两句以设问作结。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既写了自己的孤独无聊,又表现了朋友对自己的关心。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