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蒲烟筱翳茅堂,著屐谁知水部郎。
三日雨来愁不绝,一流银外义偏长。
授经力养分华黍,裹饭深情过子桑。
重比木瓜何以报,但将轻薄笑人忙。

午节贫甚韬甫冒雨以白金十两假我赋此奉谢

注释:端午节到了,家里非常贫穷。韬甫冒着大雨给我送来了白金十两作为礼物,我写这首诗来表达感激之情。

风蒲烟筱翳茅堂,著屐谁知水部郎。

三日雨来愁不绝,一流银外义偏长。

注释:风吹动着蒲草和烟雾,遮住了茅草屋的门口,我不知道这是谁家的门。连续三天的雨让我心情烦闷,雨水从窗外流下来,好像一条银链一样,流淌得特别长。

授经力养分华黍,裹饭深情过子桑。

重比木瓜何以报,但将轻薄笑人忙。

注释:韬甫教授我经书,用粮食供养我,让我能够安心读书。他用食物包裹着我吃,表现出深厚的情感,让我感动不已。然而我现在无法回报他的好处,只能嘲笑他的轻浮,因为他总是忙于应酬,没有时间陪伴我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韬甫的感恩之作。诗人在端午节期间,因为家庭贫困而心情烦闷。韬甫不顾风雨,冒着危险给诗人送来了白金十两,这让诗人十分感动。同时,韬甫还用粮食喂养诗人,让诗人能够安心读书。诗人对韬甫的恩情深感珍惜,但又因为自己的贫寒而无法回报。于是,诗人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对韬甫的轻浮行为进行了讽刺。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风蒲烟筱翳茅堂”、“三日雨来愁不绝”等,都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的天气和诗人的心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授经力养分华黍”、“裹饭深情过子桑”等,都体现了诗人对韬甫的深深感激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