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五日新雨晴,爱向闲园树底行。
不知春水夜来长,但见落花风外轻。
紫笋参差看作竹,青梅磊落欲搀樱。
道人坐阅韶光老,懒与尘中岁序争。
译文:
三月初五日,新雨过后天气晴朗,我喜欢在庭院的树荫下悠闲地散步。
不知道春天的河水在夜晚悄悄地变长了,却只看见落花随风轻轻飘散。
紫色的笋尖参差不齐就像竹,青梅磊落欲搀樱。
道人静坐观看时光悄然流逝,懒得与尘世间的年序竞争。
赏析:
此诗为闲适之作。诗人于三月初五日雨过天晴后,漫步于庭中,欣赏着春光和美景,心情十分舒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朴素自然,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清新淡雅,韵味无穷。
“三月五日新雨晴,爱向闲园树底行。”首句交代出游的时间和原因。“三月五日”说明是初春时节。“新雨晴”,表明雨水刚停,天气转晴。“爱向闲园树底行”说明作者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玩。这里的“闲”字写出了环境的宁静美好,“树底行”则写出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
“不知春水夜来长,但见落花风外轻。”第二句描写了作者在欣赏美景时的心情。“春水夜来长”写出了春水的变化,而“落花风外轻”则描绘出了花瓣随风飘散的景象,表现出了春日的轻盈美丽。这里的“长”字和“轻”字都形象地描绘出了春日的生机勃勃和轻盈美丽。
“紫笋参差看作竹,青梅磊落欲搀樱。”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春日景色的喜爱之情。“紫笋参差看作竹”中的“竹”字既指竹子本身,也指那些长得像竹子一样的紫笋。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紫笋的喜爱之情。“青梅磊落欲搀樱”中的“樱”字则是指樱花。这句诗以青梅和樱花为例,表达了作者对春日景色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磊落”、“搀樱”等词汇都形象地描绘出了春日的生机勃勃和轻盈美丽。
“道人坐阅韶光老,懒与尘中岁序争。”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思考。“道人坐阅韶光老”中的“道人”指的是道士,这里借代了作者自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懒与尘中岁序争”中的“争”字则是指竞争、争夺。这句诗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竞争的厌倦之情。这里的“道人”、“韶光”、“尘中”等词汇都富有深意,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人生的尊重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