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让皇帝去国以还,辽海梦觚棱,绍圣遗臣嗟德祐;
是先大夫及门之长,瓣香话衣钵,南丰风节继庐陵。

【注释】

挽朱艾卿:为朱艾卿写的挽诗。

自让皇帝去国以还,辽海梦觚棱:从南渡以来,我一直想回北方,回到辽海之滨,梦见故国的宫殿和边疆的山川。

绍圣遗臣嗟德祐:我是南宋绍圣年间被贬谪至广东的大臣,我深感遗憾。

是先大夫及门之长,瓣香话衣钵:你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恩师,是我继承衣钵的人。

南丰风节继庐陵:你的南丰(福建)风节继承了庐陵(江西)的风骨。庐陵即赣州。

【赏析】

《挽朱艾卿》一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自己老师朱艾卿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自让皇帝去国以还,辽海梦觚棱”,诗人回顾了自己在宋高宗南渡后的生活,感叹自己身处异乡,思念故土,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渴望与怀念。这里的“辽海”指代北方辽河之畔的地方,而“梦觚棱”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山河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二句“绍圣遗臣嗟德祐”,诗人自称是南宋绍圣年间被贬谪至广东的大臣,他深感遗憾,对自己的遭遇感到痛惜不已。这里,诗人通过自称“绍圣遗臣”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第三句“是先大夫及门之长,瓣香话衣钵”,诗人称自己是老师朱艾卿的学生,也是他的弟子之一。他们共同研究学问,传承知识,互相学习。这句诗既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也展现了他们在学术上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诗人还提到了“瓣香”这个词语,它通常用于形容恭敬地供奉神灵,这里则用来比喻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和崇拜。而“话衣钵”则是指传承技艺或学问的意思。

第四句“南丰风节继庐陵”,诗人称赞朱艾卿在南丰(今福建南平)地区发扬光大了风节,这种精神与庐陵地区的风骨相得益彰。这里的“风节”指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风貌,而“继庐陵”则是指在南丰地区传承了庐陵地区的优秀传统。

整首诗通过回忆、感叹、自述、称赞等多种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朱艾卿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老师崇高品德的崇敬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老师深深的怀念与敬仰。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家乡、对传统、对道德风尚的追求与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