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登辕辕关,远见缑氏岭。
天下皆云海,彩翠媚孤顶。
日出水山寒,人来松雪静。
计程四十里,烟雾亭午靓。
山田冬已绿,绝顶乃万顷。
徘徊伊洛间,形势列井井。
子晋与王乔,问之鲜要领。
云有笙鹤声,往往闻夜引。
拾级登仙台,敌峰压四境。
嵩高与少室,其气入关尽。
寒辉不可数,叠嶂相与永。
诗句
1 晓登辕辕关,远见缑氏岭。
- 晓:早晨。辕辕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是通往华山的重要关卡。
- 远:距离较远。缑氏岭:华山的一座主峰,位于华山的北坡。
- 天下皆云海,彩翠媚孤顶。
- 天下:形容山之高耸入云。云海:指山峰如云一般环绕。彩翠:五彩斑斓的草木。孤顶:山峰的最高点。
- 日出水山寒,人来松雪静。
- 日出:指太阳从山上升起。水山:指山峰倒映在水面上。寒:寒冷。人来:指人来到此处。松雪:指松树上的雪。静:安静,寂静。
- 计程四十里,烟雾亭午靓。
- 计程:计算旅程的距离。四十里:指从起点到目的地的距离约为四十里。烟雾:指云雾缭绕的景象。亭午靓:指在中午时分美景格外迷人。
- 山田冬已绿,绝顶乃万顷。
- 山田:指山上的农田。冬已绿:指冬天时田地已经变绿。绝顶:指山峰的最高点。万顷:指广阔无边的土地。
- 徘徊伊洛间,形势列井井。
- 伊洛:指洛阳和洛宁县。形势:指地势和地貌。列井井:形容地势整齐有序。
- 子晋与王乔,问之鲜要领。
- 子晋:传说中的神仙之一。王乔:传说中的仙人之一。鲜要领:鲜:少;要领:关键。这里指很少得到关于神仙的要领。
- 云有笙鹤声,往往闻夜引。
- 云有笙鹤声:指天空中的云彩中传来笙乐和鹤鸣的声音。往往:经常。夜引:夜里引来。
- 拾级登仙台,敌峰压四境。
- 拾级: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敌峰:相对的山峰。压四境:压制着四周的地形。
- 嵩高与少室,其气入关尽。
- 嵩高:指的是华山。少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其气入关尽:指山中的气息都通向了潼关地区。
- 寒辉不可数,叠嶂相与永。
- 寒辉:指山上的寒光。不可数:无法计数。叠嶂:重叠的山峰。相与:相互之间。永:长久。
译文
清晨我登上了辕辕关,远远地看到了缑氏岭。天下都如同云海一样辽阔,山中的草木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当太阳从山中升起时,山间的寒冷也随之而来,而松树雪白一片,十分宁静。计算了一下路程,大约四十里,到达了烟雾笼罩的亭子,那里的景色非常迷人。山上的田地在冬天已经变得绿油油的,山顶上则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在徘徊于伊洛之间时,可以看到地势整齐有序,就像是棋盘上的井井有条。传说中神仙子晋和王乔,他们所说的话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只是隐约知道一些要领。有时能听到天空中的笙乐鹤声,仿佛是在夜晚引来这些美妙的声音。一步步地走上仙台,周围的山峰都像敌人一样高耸,覆盖了四周的地形。嵩山和少室山的灵气都进入了潼关地区,难以测量。山上的寒光无法计数,层层叠叠的山峰相互交织,永远如此。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面,展现了华山的独特风光和神秘氛围。诗人通过对华山的详细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华山的壮丽和神奇。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