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儒瞻拜旧山陵,落日平芜百感生。
欲奏通天台下表,只怜才谢沈初明。
诗句赏析:
竖儒瞻拜旧山陵,落日平芜百感生。
欲奏通天台下表,只怜才谢沈初明。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杨绳武的《孝陵二首·其二》。其中“竖儒瞻拜旧山陵”,描述了作者在参观孝陵时,看到那些古代皇帝的陵墓,心中涌现出深深的敬意和感慨。“落日平芜百感生”,“百感生”指的是看到落日和荒凉的原野,引发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国家等许多问题的思考。
译文:
站在孝陵前,我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瞻仰着历代先祖的陵墓,看着夕阳下的荒芜原野,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考。
我想向天宫奏上一份请愿书,表达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但我只能怜惜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注释:
竖儒:古代学者的一种称呼,指那些专心研究学问的人。瞻拜:瞻仰,拜访。旧山陵:古代帝王的陵墓。落日:太阳落山的景象。平芜:平坦的原野。百感生:各种感情都涌上了心头。通天台: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皇宫。下表:呈递奏章。才谢:指才华出众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得到重用。沈初明:指的是沈德潜,他是一位才华出众但仕途坎坷的文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孝陵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古代帝王陵墓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诗中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关注。通过对孝陵的瞻拜和对落日原野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