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閟高风动四夷,早知名盛有危机。
弃财脱兔投林去,犹有余殃触是非。

注释:

清閟高风动四夷,早知名盛有危机。

弃财脱兔投林去,犹有余殃触是非。

清閟(yùn sù)高风,指高尚的气节或品格。

驰(chí)名盛,名声很大。

奔,逃跑,比喻逃避现实。

脱兔,比喻狡猾而敏捷的人。

林,树林。这里指官场。

犹有余殃,仍然有灾祸。

触是非,触犯是非,意即陷入是非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诗,以竹木图真迹为题,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之情。

首句“清閟高风动四夷”,诗人首先用高风二字赞美倪氏的高洁品格,然后引出他因名盛而招来的危机。这里的“四夷”指的是四方的蛮夷。诗人通过“动四夷”三字,表明其人品和才能足以影响和感召天下人。

第二句“弃财脱兔投林去”,“舍财脱兔”是成语,意思是指舍弃财物像兔子般逃入森林一样,形容人急流勇退,保全自己。“弃”字表达了诗人的担忧,担心倪氏一旦名声大振就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句“犹有余殃触是非”,“犹有余殃”意思是说尽管已经尽力避免灾祸,但仍然可能遭遇不幸。“触是非”,意为陷入是非之争。这一句表明诗人认为倪氏虽然努力规避风险,但仍有可能遭受非议和困扰。

最后一句“余殃触是非”,诗人再次强调即使如此,依然有灾祸发生。这里的“余殃”可以理解为遗留下来的灾祸,也可以说是尚未完全摆脱的困境。“触是非”,即受到非议、误解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倪氏处境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不安和焦虑。

这首诗通过对倪氏的赞誉与担忧、对名望的珍惜与恐惧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