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委谤福建子,风气褊戆辱则宜。
文忠文肃稍振起,假手功名仍众疑。
夙闻晚翠略细行,孤忠临难耿不亏。
读书种断世所惜,风烈照国宁阿私。
同时两鸟比韩孟,失群一鸟居江湄。
受廛老去作书贾,吴霜濯鬓殊未衰。
卅年发箧扎好在,问学志节从可窥。
林诗涩自诚斋出,婉约似得冬郎遗。
君能廉刿法介甫,早信摩垒无偏师。
今春我拜莲花塔,世难最喻栖栖词。
宣南乐事久非故,展卷录梦生千悲。
凄凉苌血在柴市,何异抉目吴门时。
饮冰逝去亦八载,师友零落伤交期。
骚魂国命有同尽,终信南士非夸毗。

【注释】

1.拔可:指宋理宗。晚翠遗墨:意谓宋理宗晚年,仍能挥笔题诗,留下佳作。

2.委谤:诬陷。福建子:南宋人,因在福建任官而得此名。风气:风气、习尚。褊戆:性格刚强。辱则宜:受到侮辱,正适合。文忠:韩侂胄,字武敏,号东阳;文肃:赵汝愚,字昌朝,号叔度。二人都是南宋宰相。振起:振兴。假手:借助于某人的力量。功名:功名利禄。众疑:众人的疑虑。

3.夙闻:平素听到过。晚翠:指李昴英。略细行:即《晚翠遗墨》诗,为李昴英所作,故云。孤忠:忠诚的志向。临难:遭遇危难。耿:直。不亏:不辜负(原诗中“耿”字是通假字)。

4.读书:指李昴英的诗作。种断:即《种断》诗,为李昴英所作,故云。世所惜:世上人所惋惜的。

5.风烈:风骨,气概。照国:照耀国家。宁阿私:不偏私。

6.两鸟:指韩孟。两,指韩愈。孟,指李白。比:比喻。

7.受廛:受封的官位。老去:年纪大了。作书贾:当书商。吴霜:指鬓发如霜。殊:很,极。

8.卅年:三十年。发箧:打开箱子。扎好:收藏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三十而立。”结扎,收藏。

9.问学:求学。志节:志向和操守。从可窥:可以由此看出。

10.林诗:指林逋的诗作。涩:朴实,不华丽。诚斋:指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谥文清。冬郎:指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又号诚斋生,故云。

11.君能:你能够。廉刿(guì):同“刿”,锋利。法介甫:《宋史·苏轼传》载:“轼为文多法……介甫之文,简而高古,信乎所谓无一字无来处也。”摩垒:以武力相威胁。偏师:一方的军队。

12.今春:今年春天。我:指作者自己。拜:参拜,这里指游览。莲花塔:建于宋代的杭州六和塔。世难:世间的艰难险阻。最喻:最能够说明。栖栖词:悲苦的词句。

13.宣南:指宣城(今属安徽),唐宋时诗人集中于此地最多,故称。乐事:愉快的事。久非故:很久没有成为旧事了。展卷:打开书卷,泛指阅读诗文书画。录梦:记录梦境。生千悲:引发无数悲伤。

14.凄凉:悲痛凄惨。苌(cháng)血:传说夏桀暴亡后,殷民皆流涕沾衣,殷之百姓将他的尸骸埋在街市上,血流成河,三年不涸,所以后来用来形容冤魂的血泪。柴市:指街市。何异:与……有什么不同?抉目:挖出眼睛。吴门:今苏州市。

15.饮冰:指陆象山,字子静,号存斋,绍兴年间讲学于鹅湖山,有《语录》传世。逝:去世。八载:八年。师友零落:朋友和老师离散。伤交期:伤离别的时间。

16.骚魂:犹言屈原的魂魄。国命:国家的气运、命运。有同尽:都同样地消亡。终信:最终相信。南士:指南宋朝的士人。夸毗(bì):自夸、自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李昴英的赠诗,通过赞美李昴英的作品,表现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

首联两句赞李昴英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风范。颔联两句写李昴英在遭人诬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不为权势所动摇。颈联两句写李昴英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正直的品格,不受世俗的玷污。尾联两句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表达了对李昴英的敬慕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全诗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李昴英的赞美来表达对友人的敬慕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