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道经湍崩几曲,森玉笏前响新玉。
繇来雨意先微风,柏子吹香出山腹。
篮舆北入梯云馆,果有云梯缘雨足。
此时云作负天青,下映山容肃沈绿。
昆明裂帛互阴晴,匹练何时已缠屋。
云中看雨自雄奇,雨里闻香更清淑。
鸣松漱石了一生,不恨泉声剧繁促。
山中岂少听泉人,自拥楼台厌肴簌。
舆夫却谓雨功迟,飞去蝗群才信宿。
香山梯云山馆遇雨
辇道经湍崩几曲,森玉笏前响新玉。
繇来雨意先微风,柏子吹香出山腹。
篮舆北入梯云馆,果有云梯缘雨足。
此时云作负天青,下映山容肃沈绿。
昆明裂帛互阴晴,匹练何时已缠屋。
云中看雨自雄奇,雨里闻香更清淑。
鸣松漱石了一生,不恨泉声剧繁促。
山中岂少听泉人,自拥楼台厌肴簌。
舆夫却谓雨功迟,飞去蝗群才信宿。
注释:辇道:帝王的御路。湍:水流急速的样子。崩:崩塌。森玉笏:形容树木茂密。前响新玉:指树影在日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如同新玉。筇舆:竹制的轿子。云梯:云雾缭绕的山峰。负天青:云彩环绕着天空呈现出青色。匹练:指像丝带一样的瀑布。鸣松漱石:指泉水叮咚的声音。云中看雨: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着从天上落下的雨。自雄奇:自己觉得非常奇妙。不恨泉声剧繁促:对泉水的声音并不在乎。
赏析:
此篇为唐僖宗幸蜀途中经过香山所感而写的一首五律诗。全诗描绘了诗人在香山遇见雨景时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感。
首联写诗人在香山遇见雨景时所见的景象。“辇道经湍崩几曲,森玉笏前响新玉。”这两句描写了皇帝的车驾行过湍急的河流,道路被冲刷得几近崩塌,树木茂盛如玉笏前的新玉一般,声音清脆悦耳。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现出了香山雨景的壮观和美丽。
颔联写诗人在香山遇见雨景时所听到的声音。“繇来雨意先微风,柏子吹香出山腹。”这两句描述了雨水与微风共同到来的情景,柏子树发出的香气从山腹中散发出来,给人一种幽雅的感觉。通过对这两句的描述,诗人表现出了雨景中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颈联写诗人在香山遇见雨景时的所见所感。“篮舆北入梯云馆,果有云梯缘雨足。”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乘坐的竹轿向北进入香山的梯云馆,发现那里有云雾缭绕的山峰,宛如云雾搭起的梯子般,仿佛是雨水滋润了大地。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诗人表现出了雨中景色的神奇和美丽。
尾联写诗人在香山遇见雨景时的所思所想。“此时云作负天青,下映山容肃沈绿。”这两句描写了天空的云层呈现出青色,它们下映在山峦之上,使得山峦显得庄重深沉。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对雨中美景的赞赏之情。
尾联又回到诗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昆明裂帛互阴晴,匹练何时已缠屋。”这两句描写了昆明城的裂帛般的云朵互相交织着阳光和阴影,像是一匹白色的绸缎在天空中飘动。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对于自然景象的感受和思考。
最后两联写诗人在雨中听到的雨声和闻到的香味。“云中看雨自雄奇,雨里闻香更清淑。”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雨水,感受到它的壮丽和豪迈;同时,也听到了雨滴落在地面上的声音,感受到了它的声音清脆悦耳。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对雨中景色的感受和思考。“鸣松漱石了一生,不恨泉声剧繁促。”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经历风雨的感慨和表达。他不恨泉水的声音急促而响亮,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美妙的声音。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