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罘望远海,金银作宫阙。
始谓秦讆言,来观信峍屼。
峰峰皆玉衣,被之以寒月。
雪馀山愈近,楼市压惝惚。
美哉安乐郊,乃在冰雪窟。
徜徉几逋人,自诩饭薇蕨。
岂知揽古客,积愤痛次骨。
【译文】
之罘远望大海,只见金银筑成的宫殿。
起初认为秦始皇是胡说八道,来到海边才知道信峍突兀。
山峰峰峦都是玉衣,被寒月覆盖着。
雪后山更近,高楼大厦掩映其间。
安乐郊多么美好,却建在冰雪的窟窿里。
闲散的游人几时归,自己却自诩食薇蕨。
哪知揽古客心怀愤懑,悲痛到骨髓深处。
【注释】
之罘:地名。今山东烟台市西北。
讆(fèn):欺骗、迷惑。一说“讆”通“惑”。
峍屼(wù):山势高峻的样子。
玉衣:美服。
被:覆盖。
寒月:月光如冰。
雪馀:指雪后的景色。
楼市:高楼大厦。
逋(bū)人:闲散的人。
饭薇蕨:《诗经·小雅·北山》中有“于以采薇?南国之阳。”之句,此处借指隐居生活。
次骨:痛彻骨髓。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诗人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期间。诗人从登州返回京城途经海滨时,看到海中的宫阙,便想起了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曾到过之罘,并修筑行宫于此,因此有《题之罘望海堂》之作。诗人因触景生情而感叹历史变迁,写下此诗。
首联写诗人登上之罘山巅,远望渤海,只见海中宫殿耸入云端。这不禁令人想起当年秦始皇曾来至此地,并修建行宫于此,于是诗人便想到历史上的帝王之事。这一联想,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了解,也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慨。
颔联写诗人登临之后,发现这里的宫殿竟然比想象中还要宏伟壮丽。诗人惊叹不已,不禁联想到秦始皇当年在此建造的行宫,那情景历历在目。然而诗人却感到失望和愤怒,因为他认为这里并非真正的历史遗迹。
颈联写诗人登上山峰,俯瞰周围的美景。只见山峰巍峨挺拔,犹如玉衣一般,被寒月照耀得熠熠生辉。而周围的雪景更是美不胜收,使诗人不禁陶醉其中。然而诗人又感到担忧和不安,因为他知道这些美景背后隐藏着危机和痛苦。
尾联写诗人在这片土地上漫游,寻找自己的归宿。他发现自己虽然身处这个繁华之地,但却无法真正地融入其中,反而觉得孤独无助。而他自己则自诩为一个隐士,过着隐居的生活,过着朴素而清贫的生活。然而他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因为他知道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
这首诗通过对之罘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郁和孤独感。全诗情感细腻深沉,寓意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