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策高寒度晚烟,梦中陵谷及今年。
何时补入湖壖记,百尺从君筑阁眠。
【注释】
①高梧轩:唐人张谓《送李侍御赴安东》诗云:“高梧夜静秋声里,几处山僧下夕帆。”此处用其意。②策策:象声词,形容风声。③陵谷:指山川。④补入:补充记载。⑤湖壖(ruán):湖边的平地。
译文:
高梧桐的晚景映衬着寒气,梦醒后发现时过境迁。何时能把湖边的平地记入史册,百尺高楼任你筑成我的眠床。
赏析:
此为酬答之作。酬答之辞,往往以题赠者自况。首二句是说,在高梧轩中观赏高梧树晚景,感到寒气逼人,仿佛梦中所见的景象已经过了一年了。末二句是说,什么时候把湖边平地记入史书,百尺高楼任凭我筑起你的眠床。这两句语出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龙光射斗牛之墟”即“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写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徐孺下陈蕃之榻”则是指东汉名士徐稚,字孺子,庐江皖县人。汉桓帝时,陈蕃为豫章太守,徐稚时任功曹,陈蕃十分器重他,徐稚却不愿做官,于是向陈蕃提出:“岁暮,当扫除自洁。”陈蕃就命徐稚坐在自己的床上,待他坐定后,便叫手下的人打扫庭院。徐稚觉得扫帚柄太长,于是用一丈长的竹竿代替扫帚,陈蕃见状大惊,说:“先生何以为此?”徐稚说:“明府为人,刚方自直。然君性多疾,未必无伤于仆也!”意思是说我虽然是个贤人君子,但您生性刚强正直,恐怕会伤害到我的,所以我想离开您。陈蕃听了徐稚的话,就请他做了一名县令。这里借用这个故事,说自己要像徐稚一样不与世俗同化,不为权贵所屈。《文选》载陶弘景《与梁武帝书》,有“臣闻尧存夏灭,舜存殷兴,故周文建侯兴殷,秦皇开汉基,岂复顾情乎?”之句。李贺这首诗中的“何时补入湖壖记”句,正是取陶弘景这句话的大意。李贺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国势日衰,而他自己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因此常常感叹自己怀瑾握瑜,却无人赏识。所以当他听到陶弘景的话时,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