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草隶雄千古,瓢叟画禅无世情。
写出碧山红树意,江湖满地送君行。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注释】
①郑公:指唐代诗人郑虔,擅长草隶。②瓢叟:指唐代画家吴道子,以画工笔人物见长,其笔力雄健。禅:禅宗。③碧山红树意:形容景色秀丽,意境高远。④江湖满地送君行:在江湖中为朋友饯行,满地都是送别的情景。
【译文】
九月八日聚集无边华庵,为洗华送行,我作画取名叫做“秋槎图”。并赋三绝句中的第三首。写出了碧山红树的意味,江湖上到处是送行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幅送别之作,写景寄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全诗用字精炼、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而感到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无奈。
第一联“郑公草隶雄千古”,点出送别之人的身份与才华;“瓢叟画禅无世情”,则突出了送别之人的性情与品格。这两句互文见义,将郑虔(即郑公)与吴道子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二人的不同。郑虔以书法著称,吴道子以绘画闻名。二者虽不同,但皆以非凡之才,成就了千古不朽的辉煌业绩。“瓢叟”既指吴道子,又暗含自己,说自己虽不善绘画,但同样具有不凡的才华。此联不仅赞美了二人的非凡才华,而且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自己对友人的羡慕与尊敬之情。
第二联“写出碧山红树意,江湖满地送君行”,则是从自然景物入手,借景抒情。碧山红树,色彩鲜明,生机盎然,充满诗意;而江湖满地,送别之情更显深沉。此联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山水送别图,画面优美而富有意境。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
第三联“写出碧山红树意,江湖满地送君行”。此联与第二联形成照应关系,既是对第二联的总结,又是对全诗的升华。此联以“写出碧山红树意,江湖满地送君行”作为结尾,既表明自己要像两位前辈一样,以自己的才华来报答国家,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与留恋之情。同时,此联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感。
【答案】
九月八日集无边华庵,为洗华送行,我作画取名叫做“秋槎图”。并赋三绝句中的第三首。写出了碧山红树的意味,江湖上到处是送行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