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鸣蝉那许知,可怜着力占高枝。
道人未解听繁响,袖手来看格五棋。
【注释】
①鸣蝉:指蝉的叫声。②那许:怎么可以,怎能呢。③可怜:可叹,值得怜悯。④着力:用力。⑤占高枝: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高位。⑥道人:僧人,道士。⑦格:下棋。⑧袖手:两手空空,无所作为。⑨看:观看。⑩格五棋:即围棋。
【赏析】
《立秋后作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写在立秋时节,作者听到蝉声,想到自己像树上的蝉那样努力地争取高处以显示自己的存在,然而,道人却不懂得欣赏它的鸣叫,只是袖手旁观,对它置之不理。作者用“鸣蝉”比喻自己,而“道人”则是对自己处境的隐喻,表达了自己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愤慨。
此诗采用反衬的表现手法,通过鸣蝉与道人的对比,突出了作者自身的遭遇和感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