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不冶白门寒,入夏衣裳尚怯单。
北雁尽南知蹙地,群儿自贵苦论官。
何妨烛跋谈忘晓,剧喜诗清味带酸。
人世风沤聊此聚,莫随离合作悲欢。

【注释】

答策六:作诗以回答策问。

不冶白门寒:没有修饰,形容春天的寒气。

入夏衣裳尚怯单:夏季穿着单薄的衣服。

北雁尽南知蹙地:《汉书·五行志上》载:“雁北去留顺其乡,故北方多阴,南方多阳。”《汉书·五行志中》载:“北雁之来,南雁亦至。”意思是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意味着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临了。但“尽”字在这里用得十分巧妙。诗人用“尽”字,表明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已经来临,而此时人们还穿着单薄的衣服,显得有些冷清。

群儿自贵苦论官:孩子们自己觉得尊贵,却苦苦地讨论官职问题。

何妨烛跋谈忘晓:何妨像点燃蜡烛一样,在黑暗中谈论,忘记了时间。

剧喜诗清味带酸:非常高兴,觉得诗歌的味道清新又带有酸味。

人世风沤聊此聚:人世间的事物都像是被风吹起的泡沫,暂时聚在一起。

莫随离合作悲欢:不要随着离别一起悲伤和快乐。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句句对仗工整,平仄和谐。首联写时序交替,自然景物的变化;颔联写雁鸟南飞,引起人们的感怀;颈联写儿童们的天真无邪,议论纷纷;末联写人事代谢,人生如梦,劝慰他人不必哀乐相随。全诗构思新颖,笔调明快,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给人以清新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