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棱駊騀月光寒,独客裴回夜向阑。
国殄未妨迁重器,民劳随处见微叹。
空馀北斗杓觞在,想象西山水石残。
欲去此乡终不忍,便成哀郢待谁看。

【注】《哀郢》:屈原的名篇。“楚比为忧,莫知所济。”

元月十六日晚上,在西华门望月

觚棱駊騀月光寒,独客裴回夜向阑。

国殄未妨迁重器,民劳随处见微叹。

(注释)觚棱駊騀:指宫殿建筑。觚棱:宫室的棱角装饰。

(注释)国殄:国家覆亡。

(注释)迁重器:迁移重要的器物。

(注释)民劳:百姓辛劳。

(注释)微叹:低声叹息。

(译文)宫殿的建筑高耸入云,月光皎洁寒冷,我一人孤独地徘徊在夜晚即将到来的时分。国家覆灭了,但不必担忧,因为还能搬迁重要器物。百姓劳累了,到处可见他们低声叹息。只有北斗七星还在天空中闪烁,想象着西山水石残破的场景,不忍离去,只能留下哀伤的《哀郢》诗给谁看呢?

【赏析】此诗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作者客居京城西华门之时。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仄声韵,格律谨严。

首联“觚棱駊騀月光寒”写景,描绘了诗人站在长安城楼之上,远观月色之美景。

颔联“国殄未妨迁重器 民劳随处见微叹”,由写景转为抒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忧虑之情,以及对于百姓疾苦的同情之心。

颈联“空馀北斗杓觞在”继续抒发诗人的情感。这里的“空馀”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回忆,又表现出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悲凉。

尾联“欲去此乡终不忍”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诗人想要离开这个充满苦难的地方,但却又无法割舍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助。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色之美、国家之难以及人民之苦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无奈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