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疑旧燕入人家,来看河房别后花。
雨脚稍怜披褐夥,渡头还听唤舟哗。
伯符志业伤炊黍,江令溪山换卖茶。
千载蒋陵自王气,饥儒辛苦议秦瓜。

注释:

  1. 什公寄示抱瓮亭诗次均却寄:什公寄来了他写的《抱瓮亭诗》,我次韵回应。什公,指诗人的朋友。抱瓮亭是作者在山中筑的一个亭子,用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2. 莫疑旧燕入人家:不要怀疑那些旧时的燕子又飞回来了。
  3. 来看河房别后花:来看看我在离别之后种的花儿。河房,指的是作者在山中的住所。
  4. 雨脚稍怜披褐夥:雨点稍微可怜那些穿着粗布衣服的人。
  5. 渡头还听唤舟哗:在渡口还能听到船夫的呼唤声。
  6. 伯符志业伤炊黍:像伯符(春秋时代吴国的一位大夫)那样的志向和事业,都让人感到伤心。
  7. 江令溪山换卖茶:就像江令(唐朝的诗人白居易)那样,把美丽的山水变成了商品,去卖茶叶。
  8. 千载蒋陵自王气:千年来,蒋陵这个地方自有帝王之气。
  9. 饥儒辛苦议秦瓜:饥饿的儒生们辛苦地讨论着关于秦朝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回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友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什公寄示抱瓮亭诗次均却寄”是作者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他感谢什公将《抱瓮亭诗》寄给作者,并表示自己已经按照原诗的次韵回应。
    第二句”莫疑旧燕入人家”是作者对友人的安慰。他说不要怀疑那些旧时的燕子又飞回来了,因为燕子总是喜欢回到原来的家中。这一句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
    第三句”来看河房别后花”是作者对友人的邀请。他邀请什公到他的河畔小屋看看离别后的花儿。这一句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四句是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第四句”雨脚稍怜披褐夥”描绘了一幅雨天的画面,雨水轻轻地抚摸着那些穿着粗布衣服的人们。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第五句”渡头还听唤舟哗”描绘了一幅渡头的场景,船夫们还在大声地呼唤着船只。这一句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六句”伯符志业伤炊黍”则是作者对历史上的人物的评价。他认为像伯符这样的人物有着高尚的志向和事业,但他的生活却是如此的艰苦和不幸。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不满。
    第七句”江令溪山换卖茶”则是一种讽刺和嘲笑。他认为像江令这样的文人墨客,却将美丽的山水变成了商品去卖茶叶。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不满和批判。
    第八句”千载蒋陵自王气”则是作者的一种预言。他认为蒋陵这个地方自有帝王之气,预示着未来的繁荣昌盛。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最后两句”饥儒辛苦议秦瓜”则是作者对贫苦读书人的关心和鼓励。他劝慰那些饥饿的读书人不要过于担忧,因为秦国的瓜并不好吃,他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重视和对教育的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