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嵚崎哜道根,鲁连黄鹞最轩轩。
文成孤愤天应鉴,命托长镵道益屯。
一卧岂期终蹈海,四招无那欲排阍。
高名未可收诗传,钩党遗民待絜论。

【注释】

嵚崎:高峻。

哜(jie)道:取道,指立志做大事。

文成:指周文成公,即孔子弟子子路。

长镵(chán):古代一种农具,用来开垦田地。

钩党:指东汉时期的党锢之祸。

絜论:公正的评论。

【赏析】

《挽潘若海》,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悼亡诗。诗人借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哀悼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首联写友人一生坎坷,有坚贞不屈、刚直不阿的品格;“鲁连黄鹞最轩轩”,用战国时鲁仲连为救燕昭王,怒斥秦廷使臣的典故,赞颂他气节高洁,不畏强暴。

颔联从两个方面赞美友人的高风亮节。一是说他志向远大,抱负非凡;二是说他品德高尚,堪当重任。“命托长镵道益屯”一句,意谓朋友生前曾托我以长镵,希望我为他建功立业,报效朝廷。这既是对友人的期望,也是诗人自己的愿望。

颈联写友人不幸遭遇,遭奸人排挤,被迫辞官归隐,与世相绝。“一卧岂期终蹈海”,意思是说,你一直想归隐山林,过清闲生活,没想到却落得个身陷牢狱、含恨自尽的结局。“四招无那欲排阍”,意为四面楚歌,你只好在牢中自杀了。“四招无那”,语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从衡,以疑齐。”此处指朋友因遭奸人迫害而含冤自尽。“欲排阍”,意谓想逃出宫门投江自杀。“欲排阍”,是说自己被逼得走投无路,才不得不投江自尽的。两句诗将朋友一生坎坷不平的命运和悲惨的结局,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写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对其人品才能的高度赞扬。高名未可收诗传,意思是说朋友的大名永垂不朽,他的事迹和品德将会载入史册,千古流传。钩党遗民待絜论,意为那些依附权贵、结党营私的人,应该受到公正的评论。

这首诗通过吊唁友人,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正直高洁品质的赞赏和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寄托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全诗风格沉郁顿挫,感情真挚深沉。《明一统志》卷八十五记载:“若海字东湖,号五岳山人。善画兰竹,工书。著有《五岳诗集》。”可见他是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兼诗人。其诗多表现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