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空堂梦易清,五更推枕听鸡鸣。
从教天下知初旦,可奈世间多恶声。
向晓稍闻千籁动,抚时翻觉一身轻。
着鞭事业馀微喟,却趁霜阶望启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晓起:清晨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或工作。
- 卧病空堂梦易清:因病卧床,只能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做清梦。
- 五更推枕听鸡鸣:在五更时分,推着枕头聆听公鸡的啼叫。五更通常指的是凌晨时分,此时鸡鸣声最为响亮。
- 从教天下知初旦:尽管我躺在床上,但我仍然知道这是新的一天的开始。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关注世界,保持对生活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 可奈世间多恶声:然而,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恶意和噪音。这里的“恶声”可能指的是社会的不和谐、不公正的声音。
- 向晓稍闻千籁动:等到天稍微亮的时候,我开始听到各种声音。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感知,以及他对生活的敏感度。
- 抚时翻觉一身轻:在感受周围的环境变化时,我反而感到一种轻松。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乐观。
- 着鞭事业馀微喟:我拿着马鞭准备去处理事务,但心情却是有些忧郁和感慨。这里的“着鞭”指的是诗人准备出门工作或学习的情景。
- 却趁霜阶望启明:在寒冷的霜阶上仰望天空,期待着黎明的到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盼。
译文
清晨起身,我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做着清梦。
五更时分,我推着枕头聆听着公鸡的啼叫。
尽管我卧床不起,但我知道这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我无法忍受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和噪音。
等到天稍微亮的时候,我开始感受到周围的环境变化。
在感受周围的环境变化时,我感到一种轻松。
我拿着马鞭准备去处理事务,但心情却是有些忧郁和感慨。
在寒冷的霜阶上仰望天空,期待着黎明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的场景,通过对比病榻上的静谧与外界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诗中的“五更推枕听鸡鸣”、“从教天下知初旦”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而“可奈世间多恶声”、“抚时翻觉一身轻”等句子,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对自我情绪调整的智慧。整首诗虽然语言平实,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