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罢更妆向画筵,尊前细诉飘零状。
问讯同游几辈存,羊昙华屋增悲怆。
感时怀旧更常吁,我亦风尘无事无。
肯把鼙鼓通贵戚,不堪铁笛老江湖。
褚生饮汝一杯酒,酒尽犹能进歌否。
人世悲歌转眼非,青衫失路嗟何有。
落魄空沾淮海尘,相思为怨金城柳。
莫作伊凉变徵歌,酒阑萧瑟断肠多。
他年此会知何日,月落乌啼奈尔何。
诗句释义:
舞罢更妆向画筵,尊前细诉飘零状。
问讯同游几辈存,羊昙华屋增悲怆。
感时怀旧更常吁,我亦风尘无事无。
肯把鼙鼓通贵戚,不堪铁笛老江湖。
褚生饮汝一杯酒,酒尽犹能进歌否。
人世悲歌转眼非,青衫失路嗟何有。
落魄空沾淮海尘,相思为怨金城柳。
莫作伊凉变徵歌,酒阑萧瑟断肠多。
他年此会知何日,月落乌啼奈尔何。
译文:
舞会之后更加化妆去宴会上,在尊前细语倾诉我的漂泊之苦。
问候同窗朋友中有多少人还在?像羊昙那样的华丽居所现在增添了多少哀愁。
感叹时光流逝感慨故人情深,我也一样身陷风尘毫无作为。
不愿将战鼓声传扬给权贵亲戚,也忍受不了那铁笛吹出的岁月沧桑。
褚先生请我喝一杯美酒,酒喝完了是否还能唱起歌声?
世间的悲伤和快乐转瞬即逝,穿着青色长袍的人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落魄之时只能沾染淮海一带的尘埃,因思念而怨恨金城的柳树。
不要学那《伊州曲》里悲凉的变调歌辞,饮酒至尽听那萧瑟凄凉的声音。
他年再聚不知是哪一天,当月亮落下乌鸦啼叫的时候我们又能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对友情、命运的感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一句“舞罢更妆向画筵,尊前细诉飘零状”描述了宴会上的舞会结束后,主人公在宴席上继续化妆并诉说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舞罢”和“更妆”暗示了一种生活的转折和变化,可能意味着主人公即将离开这个地方或改变当前的生活状态。同时,“尊前细诉飘零状”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宴席上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不幸和无奈。这种倾诉不仅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也可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无奈。
第二句“问讯同游几辈存,羊昙华屋增悲怆”则是对过去同窗好友的询问和担忧。这里提到的“羊昙华屋增悲怆”可能指的是古代典故中的羊昙,他曾因怀念故居而哭泣,这里的“华屋”则暗指过去的繁华与荣耀。这种对比强调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感时怀旧更常吁,我亦风尘无事无”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和怀旧之情的感慨。这里的“感时怀旧更常吁”可能是指主人公时常感叹时光易逝、人事已非。而最后的“我亦风尘无事无”则表明主人公虽然身处风尘之中,但内心却感到平静和无恙。这种反差可能是由于主人公对自己境遇的超脱和对生活态度的淡然。
第五句“肯把鼙鼓通贵戚,不堪铁笛老江湖”则是对主人公性格和处境的描述。这里的“肯把鼙鼓通贵戚”可能指的是主人公不愿意为了权贵利益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而“不堪铁笛老江湖”则可能是指主人公已经习惯了漂泊生活,对名利地位不再追求。这种描述既体现了主人公的独立自主性格,也透露出他对现实无奈的态度。
最后四句“褚生饮汝一杯酒,酒尽犹能进歌否”则是对主人公与褚生之间友谊的表达。这里的“褚生”可能是指褚某,即作者的朋友之一。这两句诗描述了两人在宴会上的亲密关系和相互关心。而“酒尽犹能进歌否”则可能表达了主人公在告别之际,仍想为褚生演唱一曲以示情谊。这里的“歌否”可能是指歌唱的意愿,也可能表示一种不舍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与朋友们之间的交往、离别以及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通过对宴会、离别、友情等元素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他对生命无常和人性复杂性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羊昙华屋”、“风尘”、“铁笛”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